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中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1)从沿海向内陆我国可持...

读中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1)从沿海向内陆我国可持续发展状况有何变化?

(2)M区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是       

(3)N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状态。 (2)环境污染严重 资源、能源不足 (3)土地荒漠化 【解析】 试题考查我国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 (1)从图中可看出,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从良好到较差状态;中部地区的山西较差。 (2)图中M区为我国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广东省,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严重;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是资源、能源不足。 (3)图中N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生态问题 主要分布区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防治措施 森林破坏 东北、西南、华南林区 森林火灾等 过度砍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草原退化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气候干旱、降水减少 过度放牧、过度垦殖 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 湿地萎缩 三江低地、湖滨海滨 沉积物充满湖沼 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造田、引水灌溉、河流改道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 生物多样性锐减 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物种都有一定的寿命 人类的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多暴雨 人口稠密,过垦严重 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 荒漠化 西北、华北半干旱区 降水少、气候干旱 过牧严重,过度樵采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砍伐;合理放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与一个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确保国家的资源安全,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各国的共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要素对比(占世界总量比重%)。

材料二: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安全系数图。

材料三: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图。

(1)材料二中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高的国家是   ,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低的国家是     

(2)资源环境安全系数≥10的国家,从资源环境要素看,有哪些共同特点?

(3)从上面材料分析,我国与世界其他九个人口大国相比,在资源环境要素中最具优势的是    。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数量不断增大,大量吸收地表能量后,以    的形式返回地表。图2中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    循环的过程,在人类活动中控制①②③④中的    (填序号)环节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为了提醒普通公众关注碳排放、全球变暖的问题,请你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设计一条宣传语口号     

(4)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然资源的现实基础明显脆弱。为确保未来国家的资源安全,应采取的举措有哪些?

 

查看答案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从而加剧全球变暖,带来气候多变、灾害丛生等严重后果。为此全社会在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图示意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读图回答1920题。

1.图中 ( )

A. 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B. ⑥环节在人类的作用下,会导致岩石圈物质循环受阻

C. 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D. 控制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

2.有关人类活动作用于及可能的后果是 ( )

A. 人工增雨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B. 建设水电站后容易加剧洪涝灾害

C. 发展火电站可能导致沿海低地被淹

D. 北京冬季燃煤取暖导致河流污染

 

查看答案

绿色GDP”正成为当前人们热门的话题。所谓绿色GDP”,是指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后剩下的部分,即绿色GDP”=GDP总量一(环境资源成本十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据此完成问题。

1.从根本上说,要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就必须 ( )

A. 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B.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C. 提高劳动生产率    D. 提高环境资源成本

2.目前,一些国家通过设置绿色壁垒、技术壁垒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对此,我们应该( )

在产品环保、技术标准上与国际接轨

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采取必要的措施,适当提高关税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下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

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     B.

C.     D.

2.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河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陆地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灰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颗粒物,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大气现象。近年来,咸潮和灰霾已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比较突出的灾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几年咸潮灾害加重的原因有(  )

①降水减少,导致河流水位降低 ②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增加 ③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④太阳、月球的引潮力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减少灰霾天气的有效措施有(  )

①调整产业结构,开发使用清洁能源 ②合理进行城市规划,使空气流畅 ③大力发展公交事业 ④使用无磷洗涤剂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