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明末清初到20世纪初,中俄两国形成了一条历时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明末清初到20世纪初,中俄两国形成了一条历时200多年的“万里茶路”,它是一条纵贯南北水陆交替的商业运输线路。起点在福建崇安(现武夷山市),途经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终点是乌里雅苏台(现蒙古)的恰克图。驼队往往选择冬季出发,在春季融冰前回来。

材料二左图是蒙古国等降水量线和自然带图,右图是乌兰巴托气候资料。

(3)蒙古国水汽主要来自__    ,说出该国地域分异规律的类型并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北冰洋。干湿度地带性。夏季,该地位于亚洲低压的北部,盛行偏北季风,偏北季风从北冰洋上吹来,蒙古国越往南,离北冰洋越远,降水越少,自然带出现交替。 【解析】 蒙古国地处蒙古高原,东部和南部高原山地阻挡来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汽,西部距大西洋遥远,北部距北冰洋较近,因此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由图可知该国植被类型大致由北向南呈现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的变化,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差异影响,属于干湿度地带性。主要原因是夏季,该地位于亚洲低压的北部,盛行偏北风,从北冰洋携带一定水汽,越往南,降水越少,自然带出现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图

材料二:为治理该地区的生态问题,有专家在山坡地设立六个小试验场,试验场的坡度相近,底岩均为透水性甚差的岩层,下表是观测记录的土壤质地和土壤流失量状况。其中土壤组成的颗粒物越大,空隙越大,通气性、透水性能越强,但保水性越差。

(1)将甲乙丙三地黄土层的厚薄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并从黄土来源、地势高低、雨水冲刷三个角度分析黄土厚薄地区差异的原因。

 

(2)六个试验场中,植被覆盖率最好的是哪个?说明判断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我国渭河流域部分区域图,右图为图中某山地不同坡向不同深度土壤有机质的分布变化。

材料二  “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泾阳自汉代起就是南茶北上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集散地。泾阳茯砖茶是在黑毛茶的基础上经二次发酵、压制等复杂工艺而成,其特有的“金花菌”特别适宜以肉食为主的牧民饮用。

材料三  关中城市群部分城市2015年经济统计表。

据图概括某山地土壤有机质的分布特征,并简析距地表深度0—10cm土壤不同坡向有机质含量差异的原因。

 

查看答案

左图为非洲某区域图,右图为纳马夸兰南部地区的气候资料图,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多肉植物通常生活在气温偏高,降水量少且有明显干湿季交替的地方,有少量雾气和露水也可满足其生存需要。纳马夸兰沙漠有着5000万年的历史,国际生态保护组织认可纳马夸兰沙漠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区,区域内有3500多种多肉植物,占全球多肉植物种类的10%,其中1000多种是这里独有的。

材料二:2016年9月12日纳米比亚美国签订的牛肉出口协议正式生效,纳米比亚可以向美国市场出口牛肉产品。

从生物进化和人类活动角度说明纳马夸兰沙漠多肉植物种类众多的原因。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中阴影区域M是阿根廷的大豆主产区,这里一直实行免耕和轮作等保护性耕作(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

材料二:大豆性喜暖,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开花结荚期适宜温度为20~28℃,种子发芽要求较多水份,开花期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80%大豆生长周期一般为6个月左右。

简述免耕和轮作对土壤保护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黑土土壤肥沃,我国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都发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左图为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地区图,右图为我国黑土、黑钙土分布图。

(1)简析图示两区域土壤侵蚀程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2)分析黑土有机质丰富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