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中国东北三江平原地区种植水稻原本以地表水灌溉为主,后来打井抽取地下水灌溉,发展“...

中国东北三江平原地区种植水稻原本以地表水灌溉为主,后来打井抽取地下水灌溉,发展“井灌种稻”。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三江平原地区发展井灌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 地下水资源丰富    B. 土壤质地粘重    C. 地表水源丰富    D. 气温年较差小

2.三江平原地区作为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 单位面积产量高    B. 人均耕地面积大

C. 城市化快速发展    D. 灌溉技术的发展

 

1.A 2.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条件,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 1.三东平原地下水资源丰富,为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发展井灌水稻提供必要条件。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北部,由于草甸土、白浆土、沼泽化土壤等低湿易涝土壤质地粘重,种植旱田作物经常受水涝灾害,影响作物产量,种植水稻大部分地区没有地表水源,致使土地资源的自然优势不能充分发挥,成为三江平原的低产土壤。三东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大。故选A。 2.三江平原开发时间较晚,土地面积广,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面积大,粮食总产量大,自身粮食消费较少,粮食商品率较高。单位面积产量高,灌溉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发展,但不是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城市化快速发展会占用耕地,对农业发展不利。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马铃薯在福建省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逐年增长,形成了闽中戴云山区秋种、闽东北鹫峰山区春种和沿海平原冬种等三大种植区域。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福建沿海平原种植马铃薯的不利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A. 生长期内易受低温冻害影响,产量下降    B. 纬度较低,温度较高,病虫害较多

C. 生长期内日照不足,影响开花结实    D. 气温日较差小,马铃薯品质欠佳

2.该地利用稻草秸秆进行马铃薯包心培土栽培(下种后6天内覆盖稻草并培土于稻草之上),关于这种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具有保温、保温,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

B. 改善土壤小环境,使薯皮光滑、薯型规则、裂薯少

C. 减少土壤开裂,防止因块茎见光导致薯皮发青

D. 增加土壤无机盐,提高马铃薯微量元素含量

 

查看答案

农村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利用家庭院的空间和各种资源,从事集约化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模式,是一种优化的生态系统模式,该模式由塑料大棚亚系统、沼气池亚系统、猪舍厕所亚系统、庭院园田亚系统和居民组成。下图为我国某地农村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平面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各生态系统产出占总产出百分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发展农村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的有利条件是(    

A. 丰富的土地资源    B. 充足的剩余劳动力

C. 便捷的交通运输    D. 先进的农业技术

2.该庭院生态系统的主体是(    

A. 塑料大棚亚系统    B. 沼气池亚系统

C. 猪舍厕所亚系统    D. 庭院园田亚系统

 

查看答案

玛咖是一种保健及药用价值极高的农产品,因产量极低而价格昂贵。玛咖原产于海拔3500—4500米的秘鲁安第斯山区,在极其苛刻的条件下才能生长,对环境污染相当敏感,当地亦有 “玛咖一季休耕三年”的说法,种植全过程完全使用人工。美国和日本已经引种成功,终因质量差而不能规模生产。2003年中国云南玉龙雪山海拔3000米以上区域引种成功,目前成为世界第二大优良玛咖产区,种植规模仍在扩大。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玛咖生长的“极为苛刻”的地理条件是(   

A. 土壤肥沃    B. 气温日较差大    C. 气温年较差大    D. 环境清洁

2.与美国和日本相比,中国云南玛咖种植质量好、成本低的原因分别是(   

①纬度低,气温高    ②气候环境更接近原产地     

③种植环境适宜,投入的技术、资金较少    ④劳动力丰富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光伏农业”就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新疆地区利用生态光伏农业的现代化设施(如图所示)取得了“南果北种”显著成效,使热带植物在西北边陲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光伏农业”成功实施,主要依赖于

A. 全球气候变暖    B. 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

C. 国家政策的支持    D. 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2.新疆光伏农业能够规模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昼夜温差大   ④地广人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从江侗乡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其“稻鱼鸭系统”已有上千年历史。当地根据多山少地、降水充沛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在水稻田中“种植一季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群鸭”的农业生产方式。该耕作方式不使用农药、化肥。下面图甲示意稻鱼鸭耕作模式,图乙示意其农事安排。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稻鱼鸭系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A. 气温    B. 地形    C. 水源    D. 土壤

2.该农业生产方式的显著优势是(  )

A. 稻米的品质优良    B. 一年三熟产量大

C. 能够根除病虫害    D. 可自由调整农事安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