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青藏地区矿产资源及工业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青藏地区自然地理...

   下图为青藏地区矿产资源及工业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太阳能、地热、水能资源丰富

B. 河水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

C. 高原边缘地区植被垂直分异明显

D. 藏南地区多地震、滑坡、泥石流

2.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灌溉农业、河流    B. 河谷农业、热量

C. 绿洲农业、水源    D. 河谷农业、地形

 

1.B 2.B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大气降水较少,河水补给主要是冰川融水补给,B错误;青藏地区太阳能、地热、水能资源丰富,A正确;高原边缘地区垂直高差大,植被垂直分异明显,C正确;藏南地区多地震、滑坡、泥石流,D正确。故选B。 2.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不利于农业的发展,而河谷地带,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形成特色的河谷农业。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世界某国家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势西高东低,平原面积狭小

B. 河流沿岸灌溉农业发达

C. 河流纵贯,内河航运发达

D. 降水量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2.该国有东方的“水果篮”之美称,水果种类多的自然原因是

①纬度较低,南北跨度较大   ②地形起伏大,垂直差异显著  ③光热资源丰富,光合作用强  ④夏季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右表是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海拔高度    D. 洋流性质

2.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 ①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 ②两地位于季风区    D. ②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3.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 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 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 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世界某种农作物四大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丁地区种植该种农作物有别于其他三地的显著特点是(  )

A. 经营方式    B. 机械化程度

C. 劳动力价格    D. 商品率水平

2.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产区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终年温和,降水丰富    B. 乙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C. 丙地热量丰富,夏季多雨    D. 丁地森林广布,湖沼众多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城市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中A地大力推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具体做法如图2所示)。当地农民将土壤堆高起垄,在垄中播种马铃薯及施肥,然后覆盖稻草,待马铃薯萌芽出土后再将垄沟的泥土覆盖在稻草上。马铃薯为喜光、喜水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12~15℃适宜)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湖泊水位冬季高,夏季低    B. 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

C. 森林类型为山地针叶林    D. 土壤为较肥沃的紫色土

2.关于该地马铃薯种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稻草覆盖技术能增加昼夜温差,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B. 夏季种植、秋季收获利于马铃薯生长

C. 垄沟可以发展渔业,增加农民收入

D. 覆盖稻草能增强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有机质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两个岛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两岛的共性特征是(     )

①终年盛行西北风  ②地形类型为盆地 ③河流流程比较短  ④地热资源较丰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岛的人口密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增    B. 甲岛以阳光海滩、椰林风光闻名

C. 乙岛西南海域为世界四大著名渔场之一    D. 乙岛对外交通方式为航空和海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