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图,左侧为甲地景观图。 材料二:图中甲处...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图,左侧为甲地景观图。

材料二:图中甲处除了零星生长在沙丘脚下和岩石中的一些仙人掌和沙棘外,难以再看到绿色,只有一片片沙漠和奇形怪状的白色和红色岩石。这不免让人想起月亮表面,这片土地就是举世闻名的“月亮谷”。 

(1)比较分析材料一图 中A、B两段河流在流量、汛期上的差异。

(2)分析材料二中月亮谷自然景观的形成过程。

 

(1)A河段径流量小于B河段,因为A河段距海较远(或B河段距海较近),A河段降水量较少(或B河段降水量较多)。A河段汛期洪峰滞后于B河段,A河段有沼泽,沼泽有调蓄水源功能。 (2)地处内陆,同时西风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风力作用强,所以形成植被稀疏,沙漠广布,风力地貌广布的景观。 【解析】 试题 (1)两河段都主要是降水补给,从降水量分析,A河段比B河段距海较远,降水较少,所以A河段径流量小于B河段;图示A河段有沼泽,且沼泽有调蓄水源功能,受此影响,所以A河段汛期洪峰滞后于B河段。 (2)图示及材料显示月亮谷自然景观是植被很少,只有一片片沙漠和奇形怪状的白色和红色岩石。这表明降水很少,风力作用很强,从降水分析,该地地处地处内陆,且位于西风背风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所以降水很少,形成植被稀疏,沙漠广布;从风力作用分析,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地表物质疏松,所以风力作用强烈,风力地貌广布的景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缅甸翡翠主产区分布示意图(下左图)。

   材料二:缅甸的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经变质而形成。清代,主要是人工在旱季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也称水石,如下右图),现在则使用大型机械采掘。80%以上的翡翠原料出口中国并被加工、销售。最近,缅甸准备将翡翠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

根据资料并结合所学推测乌龙河“水石”的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

下图为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欲使直径为0.1 mm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   )

A. 0.1 cm/s    B. 0.5cm/s    C. 0.7 cm/s    D. 30 cm/s

2.下表中P、Q两颗粒物所受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 侵蚀 搬运    B. 搬运 堆积    C. 侵蚀  堆积    D. 搬运 侵蚀

 

查看答案

风化可以分为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两大类,其中生物在物理和 化学风化中起到主要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岩石风化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从②到①生物的物理风化作用逐步减弱

B. 从②到③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

C. 从③到④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

D. 从④到①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

2.地表风化壳厚度最大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是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附近的约特干古城遗址某处地层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约特干古城遗址的文化层被埋藏在地下的原因有

①海浪带来的泥沙沉积  ②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  ③周围风沙的沉积  ④冰川带来的冰碛物堆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根据该地层剖面图,可推知约特干古城遗址自然环境变化的特点是

A. 距今6000年以前气候稳定不变    B. 距今2000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

C. 距今8000年以来湿润期大于干旱期    D. 距今约4000年开始出现绿洲

 

查看答案

该图是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

B. ②处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 该区域在67月份进入梅雨季节

D. 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垂直地域的差异

2.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 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B. 瓦斯爆炸和井喷事故

C. 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D. 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