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①处自然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①处自然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A. 暖流    B. 山脉迎风坡    C. 大气环流    D. 寒流

2.④地自然带的名称是(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热带草原带    D. 温带草原带

3.自然带①→②→③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1.D 2.B 3.B 【解析】 1.图中①处自然带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是热带雨林带,形成原因与暖流、山脉迎风坡、大气环流影响有关,A、B、C有关。无关的因素是寒流,沿岸是暖流经过,D无关。 2.根据分布位置,④地是地中海气候,属于亚热带,自然带的名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对。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是温带植被类型,A、D错。热带草原带分布在热带地区,C错。 3.自然带①→②→③是随着经度变化更替的,体现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B对。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自然带随着纬度更替,A错。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自然带随着海拔更替,C错。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不是自然带分异规律,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面图a、图b、图c、图d。完成下列问题。(12)

(1)读图a和图bAB两处气压比较,哪处的气压高?________CD两地气压升高的是________

(2)我国冬季冷空气南下,流经之地的气压会________

(3)读图c,一般是气压的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时左右。一般认为,气压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有关。例如当白天气温最高时,低层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引起地面气压________;但气压极值出现的时间________(早、晚)于气温。气压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和变化的幅度随纬度变化而有区别,________地区气压日变化最为明显,随着纬度增高,气压日较差逐渐________

(4)读图d,在大陆上,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季,最低值出现在________季,气压年变化值很大,并由低纬向高纬逐渐________。高山区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季,和空气的受热上升关系密切。

 

查看答案

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环流。下图为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  )

A. 风速纬度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B. 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C. 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D. 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广

2.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强

B. 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度偏高

C. 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D. 北半球海面狭窄,季节性高低气压系统缺少

 

查看答案

下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①②两地降水量逐月累积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①地相比,②地降水量较多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影响①地夏季的大气环流是(  )

A. 夏季风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西风带    D. 副热带高气压带

 

查看答案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下图示意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

A. 陆表温度总是比海表温度高

B. 陆表与海表温度均持续上升

C. 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D. 夏季风逐年增强

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93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  )

A. 两个年份南部皆旱

B. 两个年份南部皆涝

C. 1966年北涝南旱、1993年北旱南涝

D. 1966年北旱南涝、1993年北涝南旱

 

查看答案

读以下“某理想大陆图”和“气候类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注:其中(a)图为某地气温、降水月份分配图,(b)图为风向(气流)与河流流量示意图,(c)图为风向与雨量示意图。

(1)据图分析回答三地的气候类型:(a)图是________气候;(b)图是________气候,它处在模式图中________(甲、乙、丙、丁、N)位置;(c)图是__________气候,它处在模式图中________(甲、乙、丙、丁、N)位置。

(2)(b)图河流为汛期时,它与(c)图都受________(气压带、风带)控制,此时N地吹________(方向)风。

(3)分析丙处气候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4)M为一岛屿,1月份岛屿的西部地区月平均气温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0 ℃,降水量________(填“较多”或“较少”)。

(5)黄赤交角变为0°时,模式图中气候类型可能不再存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