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完成下列小题。

1.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降雪量    B. 温度    C. 光照    D. 地形

2.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 )

A. 农田    B. 林地    C. 乡村    D. 城区

 

1. B 2. C 【解析】 试题分析: 1. 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可知,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植被

 

查看答案

读某区域1月等温线及河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已知图中a与b的温差为5 ℃,b等温线的数值为(  )

A. 0 ℃    B. 5 ℃    C. 10 ℃    D. -5 ℃

2.甲地附近等温线密集,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洋流    B. 地形    C. 纬度    D. 大气环流

 

查看答案

下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上午、午后、夜间及清晨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丁曲线愈接近地面气温愈高的原因是(  )

A. 愈接近地面风速愈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B. 愈接近地面空气尘埃愈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

C. 愈接近地面空气密度愈大,大气愈能吸收太阳辐射

D.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地面辐射首先被近地面大气吸收

2.图中四条曲线中最可能是清晨的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题文)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和欧洲某国示意图。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完成了2 000 hm2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三 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1)分析R地1月均温比Q地高的主要原因。

(2)与法国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

(3)如果大量引用黄河水发展葡萄生产,可能对本地(P、Q所在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农业区及气象站点(数量)的分布,下表示意我国部分农业区初、终霜日出现的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我国农业区气象站点数量的直接因素是农业区的(  )

①范围 ②农业生产结构 ③气候 ④地形 ⑤种植密度 ⑥单位面积产值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⑥    D. ③④⑤⑥

2.从整体上看,我国终霜日分布的特点是(  )

A. 西早东晚    B. 东早西晚

C. 南早北晚    D. 北早南晚

3.我国无霜期最短和最长的农业区分别是(  )

A. 青藏区 华南区    B. 东北区 西南区

C. 东北区 长江中下游区    D. 青藏区 黄淮海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