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2分)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1分)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   

     (填图中代号)。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3分)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4分)

 

(1)c d (2)风力作用 (3)③ ⑤ 土地荒漠化 (4)①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④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 【解析】 (1)结合已学知识,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即地形落差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破坏,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a不属于共同原因,b不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我国西部由于气候相对干旱,外力侵蚀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力侵蚀;防御洪涝灾害在河流中下游主要措施为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 (3)根据图中生态安全战略工程的位置分布,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③和⑤,①工程所在区域降水较少,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地区。 (4)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分别表现为气候较干旱,地形起伏相对较小(植树造林防治荒漠化)、地形起伏较大,降水较充足(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示意非洲大陆荒漠化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

A. 热带雨林带

B. 热带草原带

C. 热带荒漠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

③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约166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下面小题。

表 新疆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

 

表 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km2)

1.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 荒漠化主要是由滥伐林木造成的

C. 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手段

D. 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2.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农牧活动造成的

B. 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C. 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D. 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地表径流

 

查看答案

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A. 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 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 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 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查看答案

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球三轮产业转移示意图。

材料二 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表。

(1)简述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的原因。

(2)分析在全球二、三轮产业转移过程中,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3)目前,中国有“世界工厂”之称。你认为我国产业今后应如何发展?

 

查看答案

中国处在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需严格限制高碳产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发达地区大多是落后产业的迁出地

B. 发达地区大多是落后产业的承接地

C. 向发达地区转移的大多是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D. 不发达地区承接的大多是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2.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其根本原因是(  )

A. 企业为利用我国丰富的原材料

B. 企业为开发我国庞大的市场

C. 发达国家为转嫁污染

D. 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利润

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部门该如何“过滤”国外产业转移的迁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取消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 ②提高项目的投资金额 ③要警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 ④要提高“进门”产业的选择标准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