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知,该地( )...

读“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知,该地(  )

A.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

B. 城市化水平高

C.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

D. 工业发达

2.为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

B. 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

C. 以旅游业为主导,增加就业机会

D.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大第二产业的比重

 

1. C 2. A 【解析】 1.对比两图可知,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占一半以上,而产业结构不足四分之一,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说明城市化水平低,工业落后,故本题选C。 2.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来看,该区域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产值比重较低,说明农业落后。应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科技,降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并非只增大第二产业的比重),故本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产业结构偏离度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同1的差。下表示意长沙市2001年和2012年产业结构偏离度。读表,回答题。

1.根据信息,可以判定(  )。

A. 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增加值比重呈正相关

B. 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就业比重呈负相关

C. 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说明该产业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

D. 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表明该产业的产值高,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2.据表信息推测长沙市2012年以后一段时间内(  )。

A. 第三产业发展快速,吸引大量劳动力

B. 工业化继续推动城市化发展

C. 农业生产受到限制,产值将下降

D. 劳动力过剩,人口向外流动

 

查看答案

(题文)读图并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泉州市素有“民办经济特区”之称,民营经济是该市的经济支柱,主要以服装、运动装备等轻型加工业为主。2007年民营经济的生产产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92%;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城市化水平达到了51%,比2000年提高了12%,成为全省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

(1)分析福建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有利区位条件。

(2)结合材料分析泉州市城市化的特点及成因。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题。

1.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A.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B. 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C. 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    D. 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

2.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

A. 资源短缺    B. 劳动力短缺

C. 环境质量下降    D. 农产品供应不足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集聚效应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集聚效应增强

B. 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集聚效应

C. 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

D. 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城市集聚效应减弱

 

查看答案

下表为辽宁省与广东省不同年份城市人口比重比较表,回答下列各题。

1.两省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有(   )

①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矿产资源的开发 

②在1990-2000年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国家政策支持 

③广东省起步晚是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 

④广东省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两省城市化要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A. 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 B. 基础设施落后

C. 严格的户籍制度 D. 区域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