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特高压输电技术是指交流1 000千伏、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技术...

特高压输电技术是指交流1 000千伏、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技术。1 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正式投产;800千伏向家坝至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已供电。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特高压输电工程属于(  )

A. 西电东送    B. 北煤南运

C. 能源的跨地区调配    D. 西气东输

2.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的意义是(  )

A. 有助于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高效输电,同时保护了土地资源

B. 缓解我国长三角地区能源长期紧张的局面,改善了当地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C. 解决沿线广大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减少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冲击

D. 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彻底改变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

 

1.C 2.B 【解析】 1 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属于北电南送,属于能源的跨地区调配。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输送的是水电,利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改善了当地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1.根据材料,特高压输电工程中,1 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属于北电南送,A、B、D错。1 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输电工程、800千伏向家坝至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都属于能源的跨地区调配,C对。 2.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输送的是水电,与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无关,A错。建设的意义是缓解我国“长三角”地区能源长期紧张的局面,改善了当地大城市的环境质量,B对。不能解决沿线广大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C错。利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该图是“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有

A. 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长江三角洲转移

B. 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

C. 海外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区域

D. 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2.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A. 造成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B. 促进长三角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C. 三次产业迁移均能促进珠三角的产业升级

D. 对迁出地来说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查看答案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今年来产业转移方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态环境的地区差异    B. 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

C. 人口密度的地区差异    D. 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2.关于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产业转移将导致该产业生产成本升高

B. 促进转入地和转出地产业结构的优化

C. 发达区域转区产业的主体是资源密集型产业

D. 产业的区位选择完全受劳动力成本因素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世界著名十大电脑公司之一的某公司总裁指出,若东莞通往深圳口岸的公路瘫痪,全球70%的电脑将加价。目前,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其中港、澳、合同胞70万。东莞约有3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中关南东莞”之说。读世界电脑产业空间发展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台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 交通便捷,劳动力廉价    B. 高校众多,技术先进

C. 地形平坦,气候优越    D. 资源丰富,农业发达

2.大量电脑生产企业在东莞投资建厂,不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 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    B. 提升产业结构层次

C. 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    D. 吸引大量移民迁入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箭头①可能表示(  )

A. 技术输出    B. 资金输出

C. 劳动力输出    D. 土地输出

2.如果箭头②表示服装厂的迁移方向,则对迁入地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

①改善生态环境 ②降低生产成本 ③促进城市化发展 ④增加就业机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读“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并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

(2)估算甲聚落与朝阳峰之间的相对高度。

(3)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峰朝阳峰时,只看到了图中所示的三个村镇。请说出他不能看到的村镇,并简述原因。

(4)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坝,其坝顶海拔为500米,水坝选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