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目前,上海市正计划用3~5年时间把四万余家石油、化工、纺织、电子电器、能源等企业...

目前,上海市正计划用3~5年时间把四万余家石油、化工、纺织、电子电器、能源等企业转移出沪(下图)。此次上海产业转移将向江西倾斜,重点是九江。据此完成11~12题。

1.九江成为此次上海产业转移重点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

A. 油气等资源丰富,降低运费

B. 市场广阔,降低交易费用

C. 科研力量雄厚,技术支持度高

D. 有一定产业基础,劳动力丰富

2.此次上海—九江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

A. 放慢上海市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

B. 上海城市功能转型、产业升级加快

C. 导致上海市长期性就业率下降

D. 压制了九江市的工业化发展

 

1. D 2. B 【解析】 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的影响。 1.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海市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中西部转移,目的是利用中西部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江西油气资源欠缺,科研力量不足;欠发达地区产业协作、政企协作等能力差,交易费用较高。故选D。 2.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对移出区来说,有利于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虽短期导致就业率下降,但从长期看随经济加快发展会提高就业率;对产业移入区来说,缩短了产业升级和调整时间,促进了工业化发展。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中德合资大型汽车企业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从1991年成立至今,已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长春基地原来生产高中低档各种车型,现主要保留高档车型的生产,中低档车型的生产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基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合理市场定位是

A. 吉林省市场    B. 东北市场

C. 全国市场    D. 欧洲市场

2.与保留生产中低档车型相比,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可以

A. 减少运输成本    B. 降低生产成本

C. 获取更多利润    D. 扩大市场占有率

3.该汽车企业在成都等地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

A. 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    B. 抢占当地的消费市场

C. 利用当地的交通优势    D. 借助当地的科技优势

 

查看答案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市场规模    B. 劳动力成本    C. 原材料成本    D. 技术水平

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A. 市场规模大    B. 技术水平高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基础设施水平高

3.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  )

A. 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 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 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 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查看答案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 市场广阔    B. 原材料充足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

A. 产业结构调整    B. 原材料枯竭

C. 市场需求减小    D. 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

A. 资金充足    B. 劳动力成本低

C. 产业基础好    D. 交通运输便捷

 

查看答案

读新疆棉花产地及棉纺织企业西进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棉纺织企业西进新疆的主导因素是(  )

A. 劳动力    B. 市场

C. 动力    D. 原料

2.下列关于棉纺织企业西进对新疆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 构建跨区域的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

B. 扩大棉花种植面积,改善生态环境

C. 推动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D.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查看答案

中国制造,这张年轻的面孔正在失去魅力,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哭泣曲线”已渐行渐近。跨国企业曾从欧洲到美国,到日本,到台湾,到中国内地,现在他们却选择去东南亚,去非洲。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  )

A. 耐克制鞋    B. 可口可乐饮料

C. 通用汽车    D. 波音飞机制造

2.要摆脱“哭泣曲线”的影响,中国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今后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加强设计、研发、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②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 ③重视品牌培育,拓展市场 ④改善基础设施,依靠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