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N点的经度是 ,A地日出地...

读下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N点的经度是    ,A地日出地方时为     

(2)此时与北京日期相同的范围是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的纬度范围是    

(3)若一架飞机由A地飞到B地,则其最短飞行航线为    (写出航线上的字母),其航行的方向为    

(4)图示时间北半球的节气为    ,此后一周时间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    

(5)试描述从5月1日到9月1日,A点的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

 

(1)15° E 9时(2分) (2)165° W向东至180°(或180°向西至165° W) 23°26' S至90° S(4分) (3)A-M-B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2分) (4)冬至 速度逐渐加快(2分) (5)昼长夜短。 先是昼渐长、夜渐短,至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此后昼渐短、夜渐长。(4分) 【解析】 (1)据图分析,N位于30°W和60°E之间,两条经线之间相差90°,故N为15°E。此时N为12时,与A所在经线相差45°,故A所在经线为9时。 (2)结合上题,15°E为12点, 0时所在经线为165°W,为自然日界线,180°为人为日界线,120°E在165°W向东至180°之间,为新的一天的范围。据图可知,该图为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的局部图,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故 23°26' S至90° S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3)地球上最短距离为大圆的劣弧,A,B在晨昏圈这个大圆,极点为北极,故其飞行方向为A-M-B,方向为先向东北再向东南。(即下图所示) (4)此时北极圈里出现极夜,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一周后接近1月初(近日点),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5)5月1日至9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A点昼长夜短。5月1日至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昼渐长、夜渐短;至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6月22日至9月1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昼渐短、夜渐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甲、乙两地10~12月正午太阳高度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甲、乙两地所处温度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位于北半球热带

B. 乙地位于南半球热带

C. 甲地位于南半球温带

D. 乙地位于北半球温带

2.图示时期(  )

A. 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

B. 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不变

C. 乙地白昼时长先缩短后延长

D. 两地白昼长度差值先增后减

 

查看答案

某日甲、乙两地位于太阳直射点的两侧,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和为90°,则有关两地纬度组合,正确的是(  )

A. 80°N,10°N

B. 90°N,0°

C. 30°N,40°S

D. 50°N,10°S

 

查看答案

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小明同学去北京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了安放在太和殿前的日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并绘制了当时的日晷计时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此处安放的日晷,其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接近(  )

A. 35°    B. 40°    C. 45°    D. 50°

2.小明同学观测日晷的时间最可能为(  )

A. 9时    B. 11时    C. 13时    D. 15时

 

查看答案

读“某时刻太阳高度随经度和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时刻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伦敦昼渐长夜渐短

B. 墨累—达令盆地小麦黄熟

C. 北京旭日东升

D. 布宜诺斯艾利斯(33°S,60°W)夜幕深沉

2.图中MN和PQ均是地球表面昼半球的圆弧,则(  )

A. MN大于180°,PQ大于180°

B. MN大于180°,PQ等于180°

C. MN小于180°,PQ小于180°

D. MN小于180°,PQ等于180°

 

查看答案

下图中弧线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速度:P=Q=M=O>N

B. 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

C. Q地所在河流河岸不会受到河水侵蚀

D. NO为昏线

2.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再过10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

B. M点地方时为6时

C. 若阴影部分日期是9日,则非阴影部分是10日

D. Q 点的地方时为18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