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旱涝灾害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图甲示意1949-2015年我国...

旱涝灾害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图甲示意1949-2015年我国洪涝灾害趋势,图乙示意1949-2015年我国旱灾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1949 2015年中国洪涝灾害、旱灾趋势,可以确定的是

A. 洪涝平均受灾面积与灾害强度指数在时间上呈现同步性特征

B. 1949-1968年洪涝平均受灾面积与灾害强度指数具有较强的同步性

C. 1969-2002年洪涝灾害强度指数呈波动下降趋势

D. 2001-2015年旱灾平均受灾面积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2.关于我国洪涝灾害、旱灾的关系,正确的是

A. 旱灾平均受灾面积总是大于洪涝平均受灾面积

B. 洪涝平均受灾面积大的年份,旱灾平均受灾面积都较小

C. 洪涝平均受灾面积总是大于旱灾平均受灾面积

D. 有的年份旱灾、洪涝平均受灾面积都大

3.影响我国旱涝灾害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A. 西高东低的地形    B. 植被覆盖率的高低

C. 多条大河东流入海    D. 夏季风的强弱

 

1.B 2.D 3.D 【解析】 1.根据1949 -2015年中国洪涝灾害、旱灾趋势,1970-2015年,洪涝平均受灾面积与灾害强度指数在时间上明显不同步,A错。1949-1968年洪涝平均受灾面积与灾害强度指数具有较强的同步性,B对。1969-2002年洪涝灾害强度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C错。2001-2015年旱灾平均受灾面积呈现波动下降趋势,D错。 2.我国洪涝灾害、旱灾的关系,旱灾平均受灾面积多数年份大于洪涝平均受灾面积,A错误。1991-1997年,洪涝平均受灾面积大,旱灾平均受灾面积也较大,B错误。洪涝平均受灾面积一般小于旱灾平均受灾面积,C错误。有的年份旱灾、洪涝平均受灾面积都大,D正确。 3.影响我国旱涝灾害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夏季风的强弱,夏季风强的年份,南旱北涝,反之,南涝北旱,D对。西高东低的地形,植被覆盖率,大河东流入海不是旱涝灾害多的主要原因,A、B、C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徽派建筑是我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于钱塘江上游的新安江流域、浙西部分地区。徽派民居的特点以粉墙黛瓦、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徽派建筑群落中,民居普遍楼层较高且楼间距较近,其原因可能是(  )

①建筑用地少 ②人口较多 

③方便生活起居  ④经济实力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徽派建筑群落中户与户之间有高高的马头墙隔开,设计马头墙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风    B. 防沙

C. 防火    D. 防盗

3.徽派建筑中,天井的现实作用是(  )

①增强采光效果 ②加快排水速度 ③节省建筑成本 ④通风降低湿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区域中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 地形平坦    B. 气候适宜    C. 临近市场    D. 资金雄厚

2.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   )

A.     B.     C.     D.

3.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

A. 夏季降水增多    B. 夏季气温降低

C. 冬季降水增多    D. 冬季气温增高

4.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A. 温室气体减少    B. 森林覆盖率减小

C. 入湖泥沙量减低    D. 草原生产量减低

 

查看答案

(题文)18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下题。

                 

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 大气湿度增高    B. 大气降水增多

C. 近地面风速增大    D. 气温变率增大

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A. 提高土壤质量    B. 节省劳动力

C. 促进生态循环    D. 提高经济收入

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 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 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 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 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 土壤

2.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A. 劳动力成本低    B. 生产技术先进

C. 种植历史悠久    D. 能源供应充足

3.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A. 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B. 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 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D.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