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温度平流是指冷暖空气水平运动引起的某些地区温度降低或升高的现象。空气由高温区流向...

温度平流是指冷暖空气水平运动引起的某些地区温度降低或升高的现象。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称“暖平流”;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称“冷平流”。冷暖平流是大规模天气变化的原因之一。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受冷平流影响的是(  )

A.     B.     C.     D.

2.在暖平流影响下,常出现(  )

A. 大风    B. 降雪    C. 气压升高    D. 连续性降水

 

1.A 2.D 【解析】 1.根据材料中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为冷平流,而冷锋锋面附近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的,根据图中气压分布状况可知,①处为冷锋,故选A选项,而③处为暖锋,②④位于高压脊,不符合。 2.根材料可知,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为暖平流,暖锋附近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暖锋常出现连续性降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周围多荒漠。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

回答下列各题。

1.试推测出现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可能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影响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主导因素是(  )

A. 植被    B. 气温

C. 盐度    D. 地形

 

查看答案

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0℃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其原因是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    B. 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

C. 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    D. 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

2.“冷岛效应”产生时,与绿洲、湖泊上空气温变化规律相符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图甲实线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图乙示意图甲中虚线OP一线气压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   )

A. 西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东北风

2.图甲所示时刻(   )

A. ②地降水几率较③大 B. ①地风力较②大

C. ④地的气温较②高 D. ②地的光照较④弱

 

查看答案

2017年7月26日报道,北京入汛以来降雨天气频繁,截至当日8时,平均降水量为267.8毫米,较常年平均同期偏多25%。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入汛后,导致北京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

A. 锋面    B. 雷雨

C. 准静止锋    D. 气旋

2.当北京入汛期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长江流域正值伏旱天气

B. 云贵地区受准静止锋的影响

C. 江淮地区易受台风影响

D. 南方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查看答案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960~197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A. 东北地区冻土厚度偏薄

B. 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晚

C. 西北地区天山雪线偏高

D. 南方冻雨频次偏低

2.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伏旱期不明显的是(  )

A. 1890年    B. 1920年

C. 1940年    D. 1960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