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我国某市1980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1.2∶60.3∶18.5,2000...

    我国某市1980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1.2∶60.3∶18.5,2000年为13.8∶38.9∶47.3,2013年为22.4∶45.7∶31.9。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市最有可能是 (  )

A. 克拉玛依 B. 阜新 C. 重庆 D. 无锡

2.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 (  )

A. 资源枯竭 B. 产业转移

C. 减轻污染 D. 国家政策

3.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进一步发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  )

A. 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绿色农业

B. 切实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发展旅游业

C. 利用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发展汽车配套工业

D. 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1.B 2.A 3.D 【解析】 1.根据该市产业结构图得知,该市初期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比重较大,说明煤炭资源丰富,四市中克拉马依主要是石油资源丰富,缺少煤炭,排除A;阜新的煤炭资源丰富,B正确;重庆、无锡煤炭资源贫乏,C、D错,故选B。 2.根据图示得知,该市煤炭产业、电力工业比重在下降,农产品加工业比重在上升。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当地依赖煤炭发展,煤炭资源可能枯竭,城市面临着未来如何发展生存的问题,被迫进行工业结构调整,促使煤炭工业比重下降,A正确。产业转移会对当地产业结构冲击,但不会使主导产业比重短时间下降幅度这么大,B错误;污染、政策有影响,不是工业结构调整根本原因,C、D错,故选A。 3.该市可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顺势发展现代绿色农业,A合理。环境方面切实治理污染;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可大力发展旅游业,B合理。该市工业基础雄厚,利用其优势发展汽车配套工业,C合理。若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会加重该地资源开发和枯竭,加重环境污染等,D发展措施不合理,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是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右图是赣州气候资料

材料三: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城市主要是南昌、九江、上饶、赣州等地。

据材料二,概括两省城市化水平的变化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简析图中海拔高度500米以下区域城市分布特征。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西安咸阳新区,图3为西咸新区和西安城区的分布及其主要支柱产业。

从城市化和产业发展的角度,阐述西咸五大新区的规划发展对西安主城区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城市0—6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

A. 1985~ 2004年增多    B. 1985~ 2004年减少

C. 2004~ 2013年增多    D. 1985~ 2013年减少

2.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

A. 城市化初期阶段    B. 城市化后期阶段

C. 郊区化阶段    D. 逆城市化阶段

 

查看答案

“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下图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

A. 2000年

B. 2005年

C. 2007年

D. 2011年

2.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 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 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 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