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 某地...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 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下图)。

材料三 贺兰山东坡是世界优质葡萄产区。下图为该地葡萄加工生产流程图。

(1)描述材料一所示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并根据材料二简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比较黄河宁夏段与山东段水文特点的最主要差异以及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主导自然因素。

(3)材料二中2为草原,3为针叶林,据图说明贺兰山东西两坡植被带分布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4)分析该地区发展材料三所示葡萄加工产业链的经济意义。

 

(1)自东向西依次为鄂尔多斯高原、宁夏平原、贺兰山(或东为鄂尔多斯高原、中为宁夏平原、西为贺兰山);断裂下陷带;经河流(黄河)冲积(或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形成。 (2)黄河宁夏段比山东段含沙量小;(黄河的)水源。 (3)东坡比西坡多了针叶林带,西坡比东坡多了沙漠带;东坡比西坡各植被带的海拔都低。原因:(东坡地处夏季东南风的迎风坡、西坡地处夏季东南风的背风坡)东坡比西坡降水多。 (4) 促进葡萄种植业的发展;延长葡萄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实现葡萄加工中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降低了原料投入的成本。 【解析】 试题 (1)第1问“描述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属于特征描述类问题。地形特征包括地形类型、主要地形的分布和地势高低三部分内容,而此问只问地形区的分布,即鄂尔多斯高原、宁夏平原、贺兰山三个地形区的位置;第2问“宁夏平原的成因”,属于原因类问题,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但平原主要是自然原因形成的,成因包括断裂下陷、流水堆积、冰川侵蚀和海浪侵蚀等。 (2)“比较黄河宁夏段与山东段水文特点的最主要差异”,属于比较类问题。首先要明确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汛期、冰期、凌汛、含沙量、水能资源等;然后找出最主要的差异。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山东段位于黄土高原下游,有地上河现象(泥沙沉积形成),不难发现山东段比宁夏段含沙量大的特点。第2问“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主导自然因素”,关键词为主导自然因素,即最主要的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西北地区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不足,但宁夏平原靠近黄河,有灌溉水源,限制性因素得以改善,所以主导因素为水源。 (3)植被带分布的差异主要包括自然带数目的差异和自然带分布高度的差异两部分。通过材料二可以发现贺兰山东西两侧自然带数目相同,但东坡多了森林带,西坡多了沙漠带;从自然带分布高度来看,同一自然带海拔高度为西高东低。由于贺兰山大体为南北走向,没有阴坡和阳坡之分,所以只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东坡为夏季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有森林带而无荒漠带;西坡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有荒漠带而无森林带。 (4)此问关键词为经济意义,即对经济方面的影响。通过材料三可以看出葡萄加工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而且随着葡萄加工工业的发展,对葡萄的需求量增大了,使葡萄种植业的规模扩大,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长廊”,据图判断下面小题。

1.图中甲山脉是

A. 秦岭    B. 阴山山脉    C. 祁连山脉    D. 贺兰山脉

2.图中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

A. 热量    B. 降水    C. 土壤    D. 地形

3.该地区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势平坦②矿产丰富③气候适宜④水潭充沛⑤交通便利⑥水能丰富⑦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⑧市场广阔

A. ①②③    B. ②④⑧    C. ③④⑤    D. ②⑤⑥

4.图中经过银川的铁路线是

A. 包兰线    B. 陇海线    C. 兰新线    D. 宝成线

 

查看答案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1.表中①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农作物是(  )

A. 针阔混交林,春小麦    B. 针叶林,甜菜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    D. 落叶阔叶林,棉花

2.四地河流水文特征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水位变化最小    B. ②地含沙量最大

C. ③地冰期最长    D. ④地汛期最长

3.关于四地所在地区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③铁矿资源丰富    B. ②④煤炭资源丰富

C. ①④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D. ①③石油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

下图是沿110°E经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数码①②③④四个地域所跨纬度相同,其中,日平均气温≥10℃积温量随纬度变化最小的一组是( )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2.图中所示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和适宜发展的农作物是 ( )

A. 热带──可可豆、水稻

B. 亚热带──水稻、油菜

C. 暖温带──谷子、棉花

D. 中温带──小麦、甜菜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正确的是

①地下水补给   ②湖泊水补给   ③雨水补给   ④积雪融水补给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与淮河相比,该河流水文特征是

A. 水位季节变化小    B. 泥沙含量大    C. 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    D. 冬季封冻断流

 

查看答案

    青藏高原位于一种特殊的高原气候区,但利用大棚技术使得拉萨的瓜果蔬菜供应充足。

据此完成下列小題。

1.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当地的

A. 光照条件 B. 热量条件

C. 水分条件 D. 土壤条件

2.拉萨原来不产西瓜,引种后发现,直接“铺”在地上生长的西瓜生长不好,只有将西瓜藤蔓架空,西瓜“挂”着才能结果(如图)。西瓜“挂”着的原因是

A. 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照,促进光合作用

B. 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节省大棚面积,减少农业投入

C. 土壤的湿度不够、干燥,直接“搁”在地上,容易使西瓜的水分蒸发

D. 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