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7年11月2日,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7年11月2日,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访华。4在跟习近平主席的会面中,一个颇具亮点的概念进入公众视线——中俄“冰上丝绸之路”。“冰”是指北冰洋;所谓“冰上”,就是通过北极洋向欧洲开辟北极航道;“冰上丝绸之路”,就是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一般我们所说的北极航道包括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如右图所示。

材料二:在我国,90%的外贸货物运输量都要依赖主乏设海上航道、发展海上航运对我国来说非常重要,未来中俄“冰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意义重大、前景广阔。下图为我国主要远洋航线分布图。

(1)指出中俄共同开发的“冰上丝绸之路”表示的航道名称,并说明该航道的建设和运营至今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的原因。

(2)分析未来中俄“冰上丝绸之路”开通的重要意义。

(3)未来北极航道开发的前景广阔,但有人从环境方面考虑,对北极航道的开发持反对态度。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1)东北航道。纬度高,气温低,海面结冰时间长,通航时间短;航线上可能有大量的浮冰、冰山,威胁船舶的航行安全;沿途自然环境恶劣,补给点少、基础设施落后(2)是连接东亚与西欧的最短海上航线,缩短了航程,节省了运行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弥补了我国通往欧洲的远洋航线相对较少的不足,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和北亚影响力的扩大(3)赞同开发。理由: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北极海冰融化,北极航道年内通航时间增长,商业价值升高;北极航道沿线资源丰富,未来开发潜力巨大,反对开发。理由:北极地区环境脆弱,北极航道的开发可能会造成北极海域的环境污染,带来无法恢复的生态损失;通航船舶数量的增多,会干扰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解析】 (1)读图可知:图中暗色部分为海洋,亮色部分为大陆。图中东北航道是连接东北亚与西欧最短的海上航线。又被俄罗斯称作“北方海航道”,大部分航段位于俄罗斯北部 本题解答可借助青藏铁路修建的相关知识。东北航道纬度高,气温低,海面结冰时间长,通航时间短;航线上可能有大量的浮冰、冰山,威胁船舶的航行安全;沿途自然环境恶劣,补给点少、基础设施落后,因此东北航道开发成本高,且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故建设和运营至今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2)如果按照传统的航运路线走,中国要想和欧洲等进行国贸易往来,必须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和苏伊士运河才能到达欧洲各港口,如果油轮重量超过21万吨(苏伊士运河的限载量),则还要绕更远的路,从非洲好望角走,费时费力费钱。相比之下,北极东北航道作为东亚连接北欧、东欧及西港地区的最短航线, 它可以缩短三分之一的航程。航程缩短,就意味着航运的耗油等成本降低。中国的远洋航线虽然不少,但是通往欧洲的航线有限,且面临着各种成本、安全等问题。 目前,我国去往欧洲的传统的航运线路,正是要途经东南亚、南亚和西亚等区域,这部分地区包含的种族、宗教和文化等问题极其复杂,恐怖主义、极端事件频频发生,海盗猖獗,不稳定因素极多,对航运安全是很大的威胁。相较之下,东北航道主要经过俄罗斯北部地区,不稳定因素相对减少。同时,北极圈的特殊地理环境,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免遭海盗的侵袭,提升航行安全程度。因此东北航道的开辟有利于弥补了我国通往欧洲的远洋航线相对较少的不足,确保我国航海安全。 (3)本题我开放性题目。赞同主要从社会经济效益考虑,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北极海冰融化,北极航道年内通航时间增长,商业价值升高;北极航道沿线资源丰富,未来开发潜力巨大。不赞同主要从环境效益考虑。北极地区环境脆弱,北极航道的开发可能会造成北极海域的环境污染,带来无法恢复的生态损失;通航船舶数量的增多,会干扰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安徽省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2013年,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落户合肥高新区。作为我国首家定位于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自成立以来,聚焦发展“声音产业”,探索用声音唤启万物互联时代。2017年12月28日,《关于中国(合肥)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中国声谷”)的发展规划(2018-2025年)》已正式发布。根据规划,2025年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互联网产品用户将达到15亿户。

(1)描述安徽省地形特征。

(2)据图分析安徽省植被类型多样的原因。

(3)说明“中国声谷”快速发展的主要条件。

(4)分析“中国声谷”的快速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2017年12月26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了《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首次公布了2016年度各省份绿色发展指数,构成绿色发展指数的6项分类指数分别为:资源利用指数、环境治理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生态保护指数、增长质量指数和绿色生活指数。综合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福建、浙江、上海、重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北京的绿色发展指数综合排名第一,下列分类指数对北京综合排名贡献最小的可能是(  )

A. 环境治理指数

B. 环境质量指数

C. 增长质量指数

D. 绿色生活指数

2.与福建省相比,河北省最可能在以下哪项分类指数中排名靠前(  )

A. 资源利用指数    B. 环境治理指数

C. 环境质量指数    D. 增长质量指数

 

查看答案

西瓜雪又称作“雪藻”,是一种具有微红或者粉红颜色并带有新鲜西瓜气味的雪。西瓜雪的红色是由一种名叫极地雪藻的绿藻引起的。雪藻生长的适宜温度是0℃左右。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在阿尔卑斯山区最可能看到西瓜雪的位置是

A. 冰川带    B. 雪线附近    C. 山麓    D. 山顶

2.在阿尔卑斯山山腰地区最可能看到西瓜雪的季节是

A. 晚春    B. 盛夏    C. 早秋    D. 隆冬

3.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雪藻所占据的地方会形成一个红色的小凹坑,看上去像刚装过红葡萄酒的小酒杯。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 雪藻能增强地面辐射,加速积雪融化

B. 融化的积雪与底部岩石中的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释放热量

C. 雪藻能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使得雪藻周围温度较高

D. 大风挟带的沙石击打积雪,使得该处较周围深

 

查看答案

2018年1月2日开始,首场雨雪天气大范围地影响了我国中东部地区,在此过程中,局部区域出现了冻雨现象(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薄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城市最可能在1月4日出现冻雨现象的是

A. 武汉    B. 郑州    C. 成都    D. 福州

2.连续三天的雨雪分界线在东西部地区有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A. 东部地区地势低平,冷空气向南推进速度快

B. 西部地区地形平坦,冷空气停留时间长

C. 东部植被覆盖率低,对冷空气阻挡作用小

D. 西部地区地形崎岖,受冷空气影响小

3.本次雨雪过程对中东部地区的影响有

①有利于改善土壤墒情  ②减少越冬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降低森林火险  ③增加空气湿度,同时易形成逆温,加重黄淮、江淮等地的雾和霾天气  ④雨雪和大气的低能见度影响出行安全  ⑤雨雪过程将提高近地面温度,有利于农作物越冬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黄壁庄水库(见下图)位于海河流域,地处滹沱河干流的出山口。该水库总库容12.1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3400 km2;流域蒸发量存在东西差异。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黄壁庄水库所处流域蒸发量的东西部差异及其原因是

A. 东部大于西部    东部地势低于西部,气温较高

B. 东部大于西部    东部邻近大城市,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

C. 东部小于西部    西部较东部海拔高,太阳辐射强

D. 东部小于西部    西部地区风速较大,蒸发量大

2.结合所学知识推测,黄壁庄水库蓄水量最小值出现在

A. l月    B. 3月    C. 5月    D. 10月

3.影响白洋淀周边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干旱    B. 水土流失    C. 风沙    D. 土地盐碱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