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贝加尔湖(如下图所示)是世界上第一深湖(最深处达16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贝加尔湖(如下图所示)是世界上第一深湖(最深处达1600多米)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居世界第七位。8月表层水温最高,约为9—10℃,冬季有88—146天的结冰期。贝加尔湖地区常会出现大风天气。在距湖岸100—200米的沙土山坡上生长着高大粗壮的松树,2—3米高的树根裸露地面,当地人称之为“高跷树”(如下图所示)。贝加尔湖共有300余条河流注入,仅有安加拉河从湖中流出。

(1)说明贝加尔湖的形成过程。

(2)贝加尔湖被称为天然机制的“冷暖空调”,请结合材料分析原因。

(3)分析贝加尔湖岸附近“高跷树”的形成原因。

 

(1) 贝加尔湖地处地质断裂带,地壳断裂陷落形成狭长深谷;该地地势较低,地表径流不断汇聚,积水成湖。 (2) 贝加尔湖蓄水量大,湖水的热容量大(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夏季升温慢,冬季降温慢;贝加尔湖结冰期长,冬季湖水结冰时释放潜热(或热量),减轻酷寒;夏季湖水解冻,大量吸热,降低了炎热程度。 (3) 该地大风天气多,松树抗风能力强,高大粗壮的树干迎风而立。大风(湖水波浪)侵蚀湖岸附近的沙坡,松树根部的土壤被侵蚀搬运;部分树根裸露,迫使树根不断向下生长,同时土壤侵蚀频繁发生,根部长度增加,形成“高跷树” 【解析】 (1) 洼地积水形成湖泊,从贝加尔湖的深度以及形状可以判断其湖床洼地是因内力作用,地壳断裂下陷而成。 (2)读题文信息可知,“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的热容量较大,因此与陆地相比夏季升温较慢,冬季降温较慢。对周围气候有调节作用。“冬季有88~146天的结冰期”说明贝加尔湖结冰期长,冬季湖水结冰释放热量,减轻酷寒;夏季湖水解冻,大量吸热,降低了炎热程度。 (3)由材料可知,“高跷树”主要是因树根裸露。大风和波浪是“高跷树”树根裸露的主要原因。通常情况下,风和水对于湖岸,以及植被的侵蚀作用是非常缓慢的,但贝加尔湖地区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狂风和它掀起的巨浪不断冲击着湖岸,逐渐破坏了湖畔的植被,并导致土壤沙化,造成水土流失。根部短小的草和灌木逐渐消失,而部分高大粗壮的松树则存活下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冀中南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棉花产区之一,每年3、4月份为棉花播种期、5~8月为生长期,9、10月为采摘期。位于冀中的容城县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有北方“中国服装之乡”的美称,是中国唯一的“中华国服生产基地”。全县拥有服装企业920家,其中外资企业29家,年生产能力达4.5亿多件,服装出口到全世界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河北容城县服装产业与上海对接联手,共谋发展。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冀中南棉花生长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

A. 播种期降水量大    B. 生长期土壤肥沃

C. 成熟期热量充足    D. 采摘期晴天多

2.容城县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的最主要因素(  )

A. 原料    B. 政策    C. 市场    D. 科技

3.河北容城县服装产业与上海对接联手,主要是为了利用上海的(  )

A. 广阔的市场    B. 先进的生产技术

C. 便捷的交通    D. 强大的生产能力

 

查看答案

土林是一种特殊的流水侵蚀地貌。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盆地是我国土林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黏土等组成,下图示意札达土林景观。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札达土林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岩石风化    B. 风力沉积

C. 流水侵蚀    D. 河湖沉积

2.札达土林得以保存完整的气候气象条件为(  )

A. 海拔高,气温日较差大    B. 天气寒冷,暴雨多

C. 空气干燥,降水少    D. 大气稀薄,光照强

 

查看答案

巴西光照资源丰富,近年来光伏发电产业快速发展,但光伏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极低,目前巴西的发电结构仍以水电为主。从最新的上网电价(电网购买发电企业电力和电量计量价格)来看,水电站约为100雷亚尔/兆瓦,风电约为200雷亚尔/兆瓦,光伏电站约为300雷亚尔/兆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巴西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条件有(    

A. 巴西工业基础薄弱    B. 水力发电供应充足

C. 巴西科技发展缓慢    D. 光伏发电成本较高

2.推测促进巴西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大面积热带雨林被砍伐,河流年径流量减少

②巴西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③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变化加剧,干旱灾害频率增加

④巴西对环境保护日趋重视,大量水电站面临拆除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北极收割机”温室是一个漂浮的半圆建筑,本质是可循环利用的无土栽培农业基础设施,通过利用营养丰富的冰山淡水资源进行大规模水培农业生产,为当地居民供给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帮助原本贫瘠的冰川国家改善生活。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北极收割机”温室(  )

A. 能够在全球范围推广

B. 全年依赖太阳能提供能源

C. 可以跟随冰山移动

D. 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2.制约“北极收割机”温室迅速推广的关键因素是(  )

A. 劳动力数量    B. 经济效益    C. 科技水平    D. 市场需求

3.甲城的张小姐喜好国际名牌服装,每年春季都会乘坐3小时的客车到乙城购买新上市的品牌服装,今年她还顺便看望了专程到乙城住院的邻居。下列关于甲城、乙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城的城市等级比乙城高②乙城的城市等级比甲城高③乙城的服务功能更为齐全④甲城的城市规模大于乙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无雨之都,一年四季没有电闪雷鸣、疾风暴雨。虽然降水稀少,但利马自建城400多年以来,气候温和,植被茂盛,街道绿树成荫,公园遍布全市,是名副其实的四季如春,完成下列问题。

1.利马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亚热带湿润气候

2.关于利马无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②东南信风的背风坡,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水汽不易抬升,降水少③沿岸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形成稳定的逆温层,难以成云致雨④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降水少

A. ①②    B.     C. ③④    D. ①④

3.利马虽然与西部沙漠近在咫尺,但植被茂盛,街道绿树成荫,原因是

A. 大量开采地下水、草木生长有稳定的浇灌水源

B. 东水西调,工程措施解决了草木的浇灌水源问题

C. 地面辐射强,水汽凝结,浓雾形成露珠,地面湿润

D. 东南信风与沿岸冷水面接触,水汽凝结,浓雾形成露珠,地面湿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