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横断山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横断山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树种类型丰富多样。该区域比较封闭,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以农牧业生产为主,刀耕火种、轮歇耕作、陡坡开垦仍然盛行。下图示意横断山区山河分布。

(1)简述横断山区的地形地貌特点。

(2)分析横断山区树种类型丰富多样的主要自然原因。

(3)横断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什么?

(4)为了促进横断山区的经济发展,有人建议应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

 

(1)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多高山、峡谷,流水侵蚀地貌典型;地势起伏大;多雪山冰川分布。 (2)纬度较低且南北跨度较大;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且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大;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3)交通不便(或基础设施落后);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低;文化教育较落后。 (4)赞成。理由:当地为我国重要林区,林业原料丰富;有廉价劳动力,可以增加就业;发展木材加T业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 不赞成。理由:大量发展木材加工,导致森林资源减少,引发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该地区离市场远,交通落后,不便于木材输出。 【解析】 试题(1)读图,根据图中山脉、河流的分布判断,该地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多高山、峡谷,流水侵蚀地貌典型。地势起伏大。根据图中注记,该地多雪山冰川分布。 (2)影响树种多少的因素主要是纬度、海拔、相对高度等。该地纬度较低,且南北跨度较大。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且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大。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3)结合前面地形特点分析,横断山区的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少。基础设施落后,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低,文化教育较落后。所以经济水平落后。 (4)横断山区为我国重要林区,林业原料丰富。经济水平低,有廉价劳动力,可以增加就业。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发展木材加工业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所以赞成。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大量发展木材加工,导致森林资源减少,引发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该地区离市场远,交通落后,不便于木材输出。所以不赞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单位:℃)分布图。

材料二:图中M、N两省耕地结构统计表

(1)简述图示区域大致沿北纬28°纬线气温年较差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影响西部年较差大小的原因。

(2)湖陆风是一种在沿湖地区在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天气气候现象。鄱阳湖区每年7,8月湖陆风显著,试分析其原因。

(3)与N省比较,说明M省耕地结构的差异,井分析形成该差异的自然原因。

(4)分析鄱阳湖的地区水系特征对当地种植业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

下图为全国部分城1月平均气温及三类谷物发芽适宜温度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气温数据特征能够推测(  )

A. 我国1月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升高    B. 我国1月南北最大温差为41.4℃

C. 西安和郑州最靠近秦岭—淮河一线    D. 三亚受海洋影响最明显

2.关于三类谷物种植时空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冬季水稻种植区面积大于小麦种植区面积

B. 云贵高原地区不适宜种植玉米

C. 三种谷物在海南岛各地可以随时播种

D. 西安所在的平原以种植冬小麦为主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主要入海河流年总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 )

河流沿岸大规模挖砂           修建水库数量增多

河流中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      连续干旱,河流水量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据图推断,近年来我国( )

A. 海啸破坏程度明显降低    B. 河流沿岸湿地的面积缩小

C. 河口附近海岸侵蚀后退    D. 滨海盐碱化趋势减弱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

A. 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    B. 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

C. 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 山麓1月份气温约为0℃

2.该山地以北地区

A. 以灌溉农业为主,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 海拔高,热量不足,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适宜水稻生长

D. 地势崎岖不平,森林覆盖率高,不适合种植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地某月等温线示意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条28℃等温线将图示地区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是(    )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丁    D. 丙、丁

2.图中M地气温区别于周围地区的影响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地势    B. 纬度位置    C. 大气环流    D. 海陆位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