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对图示自然植...

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沿X方向热量增加    B. 沿X方向降水增加

C. 沿Y方向热量增加    D. 沿Y方向降水增加

2.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

A. 热带草原 温带落叶林    B. 热带草原 亚热带硬叶林

C. 热带雨林 温带落叶林    D. 热带雨林 亚热带硬叶林

 

1. D 2. A 【解析】 1.依据图示自然植被的分异状况可以判断,沿X方向热量减少,沿Y方向降水增加。 2.结合图示已知的自然植被分布状况可推断出甲为热带草原,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某岛国地理环境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地形形成过程中,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 风力侵蚀与堆积作用    B. 流水侵蚀与堆积作用

C. 冰川侵蚀与堆积作用    D. 海浪侵蚀与堆积作用

2.该国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 亚热带范围北界纬度低于中国的

B. 同种植物在各地开花日期大体相同

C. 山脚森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

D. 一年四季降水量总是东岸大于西岸

 

查看答案

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滑翔飞行以节省体力,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下图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欧洲白鹳在初春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地没有走直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充分利用海陆风    B. 避开天敌    C. 低湿地分布较广    D. 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2.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后,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该线路飞行距离更近    B. 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C. 开辟新的迁徙路线    D. 该路线飞行更节省体力

3.欧洲白鹳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00-15:00,并常常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经过时,也要寻找最为狭窄的地方通过是因为:(    )

A. 食物较丰富,觅食较容易    B. 风力较大便于飞行

C. 天气晴朗飞行视野好    D. 上升气流显著

 

查看答案

互花米草是一种适应海滩潮间带生长的耐盐、耐淹植物。由于互花米草植株高密、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强,在海滩潮间带可以形成强固的草滩。20世纪90年代,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下图示意崇明岛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止泥沙淤积

B. 形成沿海草滩

C. 增加植株密度

D. 保护海岸滩地

2.引种后互花米草在东滩迅速扩张并成为优势植物,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互花米草根系发达

B. 东滩生长环境优越

C. 东滩沙性土质肥沃

D. 互花米草植株高大

3.互花米草在东滩迅速扩张,给当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 潮间带植被增加

B. 东滩面积不断扩大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海浪侵蚀海滩减弱

 

查看答案

2016年8月太平洋赤道附近中东部海区进入拉尼娜状态(海温持续异常偏低的状态),拉尼娜现象又称反厄尔尼诺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赤道地区大气环流的是(  )

A.     B.

C.     D.

2.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

A. 区域性    B. 整体性

C. 综合性    D. 开放性

 

查看答案

读世界某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图中R区域的两片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出现离合变化的现象,请予以说明。

(3)比较丙处荒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成因的差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