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

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经济带内有三条东西通道:以欧亚大陆桥为主的北线、以石油天然气管道为主的中线、以跨国公路为主的南线。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遭遇地价飚升、劳动力成本上涨、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国内外市场低迷等问题的困扰。

材料三 “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通道示意图。

(1)简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两端气候差异。

(2)简述中亚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主要形成原因。

(3)试评价“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线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对中亚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4)结合材料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1)东端为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西端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湿润(2)干旱。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3)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建设;增加就业;资源开发和管线建设会对脆弱的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4)扩大市场,使过剩的生产能力得到释放;获得国内缺乏的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移,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带动我国西部地区发展;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为国家发展构建和平的外部环境(任答3点) 【解析】试题 (1)从图中看“丝绸之路经济带”东端是我国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主要发展小麦种植;西端是西欧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乳畜业发达 。 (2)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远,降水少,突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干旱。 (3)资源跨地区调配对调出地影响,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资源开发和管线建设会破坏脆弱的生态环境。 (4)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发展可加强我国与中亚、欧洲各国的经济联系,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为国家发展构建和平的外部环境、扩大我国市场,缓解国内外市场低迷的问题。“石油天然气管道为主的中线”可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带动我国西部地区发展;促进产业转移,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昆明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和交易中心。2015 年,昆明市鲜切花产量达到 48 亿枝,出口市场涵盖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昆明为主的云南鲜切花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75%。 目前,昆明铁路枢纽作为国内铁路干线的大型枢纽之一,是云南铁路网的核心,也是我国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与国内铁路网相连接的重要枢纽。昆明机场开通航线 275 条,其中国内航线 222 条,国际航线 46 条,地区航线 7 条。

材料二:“云南区域轮廓图”。

材料三:昆明和荷兰花卉生产各项条件的贡献率(%)

(1)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云南省的主要气候特征。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昆明发展花卉生产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三,分析促进昆明花卉生产的措施。

 

查看答案

下图是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行驶中显示的车头朝向始终如图示,指向标箭头随行车方向而转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导航仪能即时显示汽车位置的信息,主要依靠的技术是( )

A. 遥感    B. 计算机    C. 定位系统    D. 地理信息系统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百货大楼位于当前汽车位置的东北方向

B. 汽车从当前位置行驶到百货大楼的路程约2 000米

C. 汽车在前方左拐弯后,面板上指向标箭头朝向右下方

D. 要查看更大范围的交通线路应放大图示比例尺

 

查看答案

福建土楼是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土著文化)的象征,是中原汉民族即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汀江等流域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土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屋顶大多采用“人字形”的双坡屋顶,墙体厚实,以圆形土楼为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福建土楼文化,反映出历史上人口迁徙使(  )

A. 人口分布日益均衡    B. 中原文明得到推广

C. 汉族分布更集中    D. 人口分布更分散

2.图中土楼反映了当地(  )

A. 气候湿热    B. 河网密布    C. 地势低平    D. 地质稳定

3.与方形土楼相比,圆形土楼(  )

A. 减少实用面积    B. 防震性能减弱

C. 防御功能增强    D. 通风采光减弱

 

查看答案

下图为“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企业的两种转型升级途径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产业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

A. 加工制造、原材料采购、设计、研发    B. 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研发、设计

C. 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    D. 设计、研发、加工制造、原材料采购

2.途径Ⅱ中最可能承接④环节的地区是(  )

A. “长三角”地区    B. 粤北地区

C. 台湾地区    D. 辽中南地区

 

查看答案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下图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1)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2)。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A. 南高北低    B. 南北低,中部高

C. 东高西低    D.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2.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

B. 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

C. 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

D. 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