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4年12月12日下午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工人打开丹江口水库闸...

2014年12月12日下午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工人打开丹江口水库闸门放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 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一条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说出名称及其地理意义。

(2)比较汉江与渭河水文特征的异同点。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向北京、天津等地输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该工程对北京的主要影响。

 

(1)秦岭。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长江、黄河的分水岭;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等。 (2)相同点:以雨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秋季。 不同点:汉江径流量远大于渭河;渭河含沙量大,汉江含沙量小;渭河有结冰期,汉江无结冰期。 (3)缓解北京水资源短缺的局面,为工农业生产提供水源,促进经济发展;满足北京生活用水,促进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减少地下水开采,缓解地面沉降;增加优质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等。 【解析】 试题 (1)图中山脉为秦岭,是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2)汉江与渭河以降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秋季,汉江水量远大于渭河,渭河含沙量多,汉江含沙量少,渭河有结冰期而汉江无。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北京的影响,可从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减少地下水开采、改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等方面加以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郴州市是“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东连江西,南邻广东,作为湖南的南大门,郴州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首批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下图是湖南省略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郴州成为我国首批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郴州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3)有人建议“十三五”期间郴州应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根据下图和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严格控制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新型乡镇城市的发展方针又被提上日程。全国各个地区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互补,既有利于北京市城市化问题的解决,也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1)北京市把部分产业和职能分散出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唐山市承接北京重化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3)如果北京要把部分政治职能从①②两个方向分散出去,最有可能选择         城市,请简述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目前,上海市正计划用3~5年时间把四万余家石油、化工、纺织、电子电器、能源等企业转移出沪(下图)。此次上海产业转移将向江西倾斜,重点是九江。据此完成11~12题。

1.九江成为此次上海产业转移重点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

A. 油气等资源丰富,降低运费

B. 市场广阔,降低交易费用

C. 科研力量雄厚,技术支持度高

D. 有一定产业基础,劳动力丰富

2.此次上海—九江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

A. 放慢上海市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

B. 上海城市功能转型、产业升级加快

C. 导致上海市长期性就业率下降

D. 压制了九江市的工业化发展

 

查看答案

梯度转移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并不断向外扩散求得发展,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高梯度地区扩散或寻找机会求得发展。下图为我国区域间梯度转移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不同区域间存在诸多的差异,造成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 资源禀赋    B. 经济结构    C. 开发战略    D. 能源结构

2.中介机会是产业转移中介于企业及其转移潜在目标地,起沟通、协调、服务等作用的外在因素。这种中介机会可能是

①家乡投资

②政府合作

③能源供应

④土地价格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查看答案

下表为每部iPhone利润分配比。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苹果公司利润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原料成本低    B. 核心技术利润高

C. 加工成本低    D. 手机市场垄断

2.苹果公司加工地转移到国外对美国的有利影响是(  )

A. 促进逆城市化    B. 利于劳动力出口

C. 促进产业升级    D. 利于工业集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