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 蒸发量增加 B. 地下径流量增加

C. 地表径流量增加 D. 降水量增加

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延长径流集聚时间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1.A 2.C 【解析】 本题组考查水循环的基础知识及灵活应用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图中关键信息,比如绿化带和渗水道路,结合到水循环的关键缓解分析答题。 1.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道路逐渐硬化,使用不透水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尤其是雨季地表径流大增,对蒸发量和降水量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市区容易出现热岛和雨岛效应,但影响程度不大,本题结合材料,最优选项应为D,其余选项错误。 2.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渗水路面,下渗量增加,补充了地下水资源;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长径流汇聚的时间,同时地表径流减少,可以减少对土壤的侵蚀;城市洪灾主要考虑城市排水系统是否完善,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可以缓解城市洪灾,但也不能根本解决城市洪灾;图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缺水问题,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江苏省某城市不同时期功能区分布图,该城市常住人口总规模2005年达60.5万人,2014年增至近百万人。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从2005年到2014年,该城市住宅区的变化表现为 ①面积扩大、分布集中 ②与其他功能区混杂 ③向西部和南部扩展 ④用地更加集约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该城市工业区布局变化的合理性体现在  ①在空间上更分散,避免污染源过于集中

②沿公路分布,降低运输成本  ③接近原料产地  ④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污染轻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3.该城市水域面积的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是  ①调节气温和湿度 ②减轻大气污染 ③提高蓄洪和防洪能力 ④减缓交通拥堵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查看答案

    铁路的修建可促使沿线城市的诞生和兴盛,又可抑制另一些城市的发展。例如,石家庄原本不过是一个小村庄,由于京汉、石德、石太铁路线在这里相交,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800万。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按我国的城市等级划分标准,石家庄属于(   )

A. 小城市 B. 中等城市 C. 大城市 D. 特大城市

2.随着石家庄城市等级的提升,关于它的服务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少

B.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服务种类越多

C.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

D.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服务种类越少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城市规模扩大

A. ②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2.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

①蔬菜种植基地 ②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大学城 ④美术馆

A. ③④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③

 

查看答案

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称为生态承载力。 读一些国家或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占比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巴西、俄罗斯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候    B. 国土面积    C. 土壤肥力    D. 水资源数量

2.下列能够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有(    )

①提高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②围湖造田 ③保护野生动植物④推广生态农业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当前沪宁杭地区能大量吸引民工迁入的原因是

A.     B.

C.     D.

2.2011年8月2日,肯尼亚达达阿布,每日有超过1 000名躲避战乱的难民离开自己的国家来到已经人满为患的难民营。这次难民外迁的主导因素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