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A. 台风预警    B. 森林火灾预警

C. 寒潮预警    D. 滑坡、泥石流预警

2.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 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 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 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 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1.D 2.C 【解析】 1.根据等压线图,甲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可能出现强降雨,又因为该地区位于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岩层破碎,强降雨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当地政府可能发布滑坡、泥石流预警,故D项正确。甲地距海洋较远,不可能发布台风预警,A项错误;甲地降水几率大,不会出现森林大火,B项错误;寒潮是冷锋的典型天气,根据等压线图,甲地不会出现冷锋过境的天气,C项错误。 2.读图可知,北京位于冷锋的锋前,未来两天可能经历冷锋过境的天气,冷锋过境会出现强降雨,过境后天气晴朗,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会较目前下降,A项错误;冷锋过境,气压升高,且降水强度大,B项错误;冷锋会形成降水,降雨会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沉降到地面,降雨过后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会减少,故C项正确;冷锋过境后,该地区受偏北风控制,读等压线图,该地区附近等压线比较均匀,风速变化不大,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表示“热力环流中某区域近地面气压中心及风向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A. 位于北半球,常形成梅雨天气    B. 位于南半球,盛行下沉气流

C. 位于北半球,常形成阴雨天气    D. 位于南半球,常形成晴朗天气

2.当该天气系统由东向西靠近上海时,上海吹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

 

查看答案

杭州西湖龙井茶基地为防止茶树受霜害,引进了“防霜冻风扇”(如图),安装在离地6米的高处。当气温下降到3℃时,电风扇会自动启动,将高空相对较暖的空气吹向茶丛。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当防冻风扇自动启动时,该基地

A. 近地面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B. 太阳辐射强烈,近地面升温明显

C. 大气逆辐射强,近地面降温迅速    D. 近地面气温比防冻风扇处气温低

2.除风力防霜技术外,下列方法对茶园防御霜冻可行的是

A. 增施肥料    B. 无土栽培    C. 人造烟幕    D. 科学采摘

 

查看答案

夏至日北京时间下午1时整,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地观测到旗杆的影长最短,并测得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为73.5°。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的经度是________。

(2)北京时间下午3时,该兴趣小组在该地借助太阳的位置用手表确定正南方向(表面朝上)。下图所示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代号)。

 

查看答案

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1天)与公转周期(1年)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收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5℃,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分别达350℃和480℃;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和-180℃;更远的天王星、海王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200℃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

(1)由材料可看出,生命存在应具有    ℃~    ℃之间的温度,这是液态水的温度范围。

(2)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的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

(3)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                                      。

(4)如果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过长,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为__________极的俯视图,判读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在极点上空挂一个摆,使其沿摆架摆动,摆架平面在经线A与经线B的经线圈上,约6小时后,摆动平面在经线C、D的平面上,那么C的经度是__________。摆动平面与某一经线圈之间的夹角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如果从极点上空一定点(相对于太阳系)往地球看,摆动平面的方向____________。

(4)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以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