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的D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面有周期性...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的D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面有周期性的涨落。图示区域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现人口密度较小。D湖周围的耕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耕地,居民种植作物,大都将作物当作饲料从事动物饲养。有人建议,为利用该区域的草场资源,引进来自中国青藏高原的牦牛发展放牧业。右图是湖区的降水统计资料。

(1)指出湖水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解释原因。

(2)用水循环原理解释D湖泊为淡水湖的原因。

(3)分析湖区周围的农业偏向于动物饲养的主要原因。

(4)你认为该区域引进牦牛发展畜牧业的建议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

 

(1)规律:夏季(夏半年)湖水水位高,冬季(冬半年)水位低。白天水位高,夜间水位低。 原因:夏季(夏半年)气温高,高山冰川融水量大,降水量较大(或冬季气温低,高山冰川融水量小,降水量较小)。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多,夜间气温低,冰雪融水少。 (2)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含盐度较低;湖区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有河流将湖水和盐分流出。 (3)湖区海拔高,热量不足,谷物难以成熟,种植作物作为饲料饲养动物;人均土地面积广(或草场面积大)。 (4)可行。理由:牦牛适应高寒的气候,该区域为高山高原气候,草场广阔;可以促进放牧业的发展。 或不可行。理由:该区域为热带高原,与青藏高原环境差异较大;发展放牧业会破坏当地草场(生态环境)(或外来物种引进会破坏当地生物多样性)。 【解析】 试题 (1)读图,根据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南半球。结合右图分析,该地1月份是夏季,气温高,高山冰川融水量大,降水量较大。7月份是冬季,气温低,高山冰川融水量小,降水量较小。所以夏季或夏半年的湖水水位高,冬季或冬半年的水位低。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多,夜间气温低,冰雪融水少。所以湖泊白天水位高,夜间水位低。 (2)图中D湖是淡水湖,主要从入湖盐分少,有排盐河道方面分析。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含盐度较低。湖区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有河流将湖水和盐分流出。所以是淡水湖。 (3)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湖区海拔高,热量不足,谷物难以成熟,种植作物主要作为饲料饲养动物。人均土地面积广,草场面积大,适宜畜牧业发展。 (4)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牦牛适应高寒的气候,该区域为高山高原气候,草场广阔。饲养牦牛,可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所以说可行。该区域为热带高原,与青藏高原环境差异较大。发展放牧业会破坏当地草场的生态环境,牦牛是外来物种,引进会破坏当地生物多样性。所以认为 不可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大河,位于俄罗斯境内,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河流全长3688千米,流域面积138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为2540亿立方米,60%的水源来自融雪。伏尔加河河源处海拔仅有228米,而河口处低于海平面28米,干流总落差256米,河流流速缓慢,河道弯曲。在这个流域居住的6450万人,约占俄罗斯人口的43%。干支流通航里程达3260千米,通航期200多天,货运量占全国河运总量的一半以上。流域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钾、磷等矿产,工农业发达。下图为伏尔加河流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简要分析伏尔加河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的原因。

(2)推测伏尔加河伏尔加格勒至河口处的径流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3)试指出萨马拉水文站水位最高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

下面左图为中南半岛最大湖泊及河流分布图,右图为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分配图;该国水稻单产低。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R河水开始转向西北流的时间可能是(  )

A. 3月    B. 6月

C. 9月    D. 12月

2.某旅游者3月到该湖旅游,发现附近的农民正在收获水稻,该农事安排的合理解释是(  )

A. 避免洪灾影响

B. 随时播种随时收获

C. 避开高温季节

D. 错季生产便于出口

3.要提高该地水稻单产,下列措施有效的有(  )

①提高机械化水平  ②发展水利设施   ③调整播种季节  ④培育高产良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中A点以下河段被称为阿拉伯河,是由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汇流而成。两河共同发源于土耳其境内的山区,主要靠山区融雪和上游降雨补给,中下游地区是伊拉克灌溉农业区,建有很多灌渠和堤坝。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阿拉伯河河口的泥沙主要来自于

A. K1支流    B. K2支流

C. 底格里斯河    D. 幼发拉底河

2.下列月份,图中沼泽面积最大的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查看答案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图甲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等温线①的数值大于②    B. 等温线①的数值小于②

C. 图示区域为海洋    D. 不能确定图示区域是海洋还是陆地

2.图甲所示日期,图乙中处于多雨季节的是

A. M地    B. N地    C. P、Q地    D. 只有Q地

 

查看答案

下面左图、下右图图分别示意1700—2000年中国、美国、巴西和印度四国人口和耕地的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700—2000年,人均耕地面积明显呈先增后减变化态势的国家是(  )

A. 中国    B. 美国

C. 巴西    D. 印度

2.印度和巴西两国发展农业技术的目标分别是提高(  )

A. 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

B. 劳动生产率、土地承载力

C. 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

D. 土地生产率、环境承载力

3.1925—2000年,美国土地开发力度趋于平缓,稳中有降。其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化发展    B. 人口增速减缓

C. 后备资源不足    D. 生态保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