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区域为某沿海亚热带季风区,人口约2万...

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区域为某沿海亚热带季风区,人口约2万,面积为500 km2,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域最高海拔为1 428 m。

(1)比较图中A、B两地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判断图中乙河流域主要属于林区还是种植区,并说明理由。

(3)甲河相对于乙河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试分析其原因。

 

(1)A地降水多于B地。A地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且大气受湖泊的增湿作用较大,空气湿润。B地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2)主要属于种植区。理由:乙河流域内城镇数量多,说明地势较平坦,适合发展种植业;加之乙河河口形成三角洲,说明流域内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河流含沙量较大。 (3)甲河流域以林区为主,植被茂盛,含沙量小;中上游湖泊众多,大量泥沙在湖泊沉积;与乙河河口相比,甲河河口受夏季风影响大,海浪的侵蚀作用强,河口泥沙不易堆积;甲河流域城镇少,人类活动影响小。 【解析】 本题考查不同区域的降水差异及其原因、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三角洲的成因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降水规律的分布等知识。先根据图中水系的分布判断出A、B之间有一山地作为分水岭;再结合海洋的位置可知,A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最后还要考虑湖泊对降水的影响。东部是海洋,该地临近海洋,属于亚热带季风区,暖湿气流来自东部的海洋,当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根据河流的而走向可知,A、B两地有一条分水岭,山地的东坡是迎风坡,降水多;西坡B地是背风坡降水较少。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地形的判读能力,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水平,联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乙河流域主要属于林区还是种植区,要根据该流域的地形条件、城镇的分布、三角洲的发育状况进行分析。乙河流域主要属于种植区,因为乙河流域内城镇数量多,地形较平坦;乙河河口形成了河口三角洲,说明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应该从事的种植业。 (3)三角洲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的,因此要从上游来沙量、海浪侵蚀作用等方面分析。甲河流域植被茂盛,河流含沙量少,胡泊拦蓄了泥沙,人类活动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少,入海泥沙少,不易形成河口三角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最大水面可达1万平方千米,水深可达11米;最小水面只有2700~3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少见的定期逆向改流的河流之一。

材料二: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洞里萨湖(图)位于柬埔寨西部,湖东南部有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湖里鱼种繁多,盛产300多种淡水鱼。

材料三:近年来,耐克、阿迪达斯相继将在中国的原有生产工厂“外迁”到东南亚地区的越南或缅甸,日本的丰田和本田公司也将部分工厂从中国迁往越南等国。

(1)、指出洞里萨河不同月份的流向,并说明其成因。

 

(2)、“缘木求鱼”一般被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在洞里萨湖畔的树洞里,人们有时能捉到鱼。说明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3)、澜沧江水能资源丰富,在水电开发上一直争议不断。请指出其水能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

 

(4)、简析产业转移对越南的影响。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四幅我国“农作物主要产区示意图”,判断哪一组说法是正确的(   )

A. ①油菜    ②甘蔗     ③冬小麦     ④水稻

B. ①水稻    ②冬小麦   ③甘蔗       ④油菜

C. ①油菜    ②甘蔗     ③水稻       ④冬小麦

D. ①水稻    ②油菜     ③甘蔗       ④冬小麦

 

查看答案

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问,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据此完成下题。

小明旅游的省是(   )

A. 云南省    B. 海南省    C. 贵州省    D. 广东省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

A.     B.     C.     D.

2.关于图中四条地理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mm,没有湿润区

B. ③线以东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C. ②线以北地区的河流全部为内流河

D. ①线与④线之间的地区都为温带季风气候

 

查看答案

乌江是长江上游最大支流,贵州第一大河,干流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2万平方公里,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乌江干流水能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    B. 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

C. 距长江经济带近,靠近电能消耗市场    D. 煤炭火电会对水能开发造成竞争

2.乌江干流水能资源开发对下游地区的最主要影响是(  )

A. 满足用电需求的增长    B. 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D. 拦截上游泥沙,河流泥沙含量减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