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题文)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F岛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 (2)...

(题文)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F岛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

(2)某同学通过读图,判断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他判断的依据可能是_________。

(3)图中ABCDE五条河流中,不会出现凌汛的是____;A河流量丰富,但航运价值不大,其自然原因是____。

(4)H半岛是____,水资源严重匮乏。新加坡的年降水量不算少,但也成为世界上缺水的国家。他们缺水的主要原因有何不同?

①H半岛______________;②新加坡_______________。

 

(1)板块交界(板块消亡),地壳活跃 (2)河流的流向 (3)E 结冰期长 (4)阿拉伯半岛 降水稀少 人口稠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解析】(1)图中F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2)地势高低可根据河流流向来判断。 (3)图中E是长江,没有结冰期,不会出现凌汛;从图中看,A河流经地区纬度高,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 (4)图中H半岛是阿拉伯半岛;H半岛是属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匮乏;新加坡是热带雨林气候,但因国土面积小,人口稠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径流模数是指单位流域面积上单位时间所产生的径流量(升/秒平方千米)。下左图为乌鲁木齐河水系略图,右图为乌鲁木齐河的径流模数随海拔高度变化图,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的是6—8月径流模数和年径流模数。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乌鲁木齐河流域冬季降水比其河源所在的山脉南坡丰富得多,是因为乌鲁木齐河流域

A. 地处大西洋、太平洋的迎风坡    B. 地处大西洋、北冰洋的迎风坡

C. 地处太平洋、北冰洋的迎风坡    D. 地处太平洋、印度洋的迎风坡

2.下列关于乌鲁木齐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乌鲁木齐河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日变化小    B. 红五月桥处河流径流量比青年渠处大

C. 曲线M2表示的是6~8月径流模数    D. 越向河流上游,径流模数年内变化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地区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量日变化柱状图(图中纵轴表示时间,横轴表示降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不可能显示的降水规律是

A. 山顶日降水量大于河谷盆地    B. 山腰日降水量大于山顶

C. 河谷盆地夜雨多    D. 山顶昼雨多

2.产生图示降水日变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 地形    B. 太阳辐射    C. 风向    D. 坡向

3.与河谷盆地相比,山顶白天多雨主要是因为

A. 气温高    B. 气压低    C. 山风    D. 谷风

 

查看答案

下图为马拉若岛位置示意图。该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完全被淡水包围的岛,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马拉若岛的形成原因是

A. 流水堆积    B. 海水侵蚀    C. 火山喷发    D. 地壳抬升

2.影响马拉若岛周围一定范围内全是淡水的主要因素是

A. 降水量    B. 蒸发量    C. 地表径流    D. 沿岸洋流

3.生活在马拉若岛上的居民总结出来下列经验,不可信的是

A. 全年高温多雨    B. 每天太阳落下方位不变

C. 每天太阳升起时间稳定    D. 全年正午人影短于身高

 

查看答案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掊子。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引自沈从文《边城》。茶峒地处我国湘黔渝三省市交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茶峒所在地区

A. 山区植被茂密,主要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 河流水运发达,河流一年中有春、夏两次汛期

C. 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 沿岸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阔,农业生产发达

2.当地居民需防范的主要自然灾害有

A. 寒潮、沙尘暴    B. 滑坡、泥石流    C. 台风、洪涝    D. 海啸、风暴潮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南半球某海域洋流的形成。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洋流的形成原因与图甲相似的是(    )

A. 巴西暖流    B. 秘鲁寒流    C. 西澳大利亚寒流    D. 东澳大利亚暖流

2.下列有关甲、乙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沿海地区可能形成渔场    B. 图乙沿海地区可能形成渔场

C. 图甲中海水对海岸的冲蚀作用强烈    D. 图乙中海水对海岸的冲蚀作用较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