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某海域洋流分布模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洋流 A. ④为北大...

下图为某海域洋流分布模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洋流

A. ④为北大西洋暖流    B. ③形成受东北信风影响

C. ①的流向为自南向北    D. ②附近可能存在大渔场

2.若图示海域位于太平洋,洋流

A. ①造成途经的大陆沿岸地带气温降低

B. ②使南美大陆热带荒漠从东海岸延伸至西海岸

C. ④促进了太平洋与大西洋、印度洋的海水交换

D. ③缩短了上海到美国西海岸的航行时间

 

1. D 2. C 【解析】 1.根据图中纬度可以判读图中所示洋流为中低纬度大洋环流,方向为逆时针运动,所以该海域应该为南半球。故A、B 错误。①洋流的流向应为自北向南,故C错误。②位于中低纬度大陆西岸,受东南信风影响,东南信风为离岸风,导致底层海水上泛,大洋表层营养物种丰富,形成大渔场,故D正确。 2.若图示海域位于太平洋,则其位于南太平洋,④洋流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经过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全球环流,促进太平洋与大西洋、印度洋的海水交换,故C正确。①洋流为东澳大利亚暖流,造成途经的澳大利亚大陆沿岸气温升高,故A错误;②洋流为秘鲁寒流,使南美大陆热带荒漠向北延伸到赤道附近,故B错误;③洋流为南赤道暖流,对从上海到美国西海岸的航行时间 没有影响,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学生野外考察时拍下的温州某地区花岗岩地貌“龙脊”景观图。形成“龙脊”的花岗岩出露于地表所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是(    )

A. 岩浆喷出、岩层抬升、风化作用、侵蚀作用

B. 岩浆喷出、岩层下降、沉积作用、搬运作用

C. 岩浆侵入、岩层抬升、风化作用、侵蚀作用

D. 岩浆侵入、岩层下降、沉积作用、搬运作用

 

查看答案

约在1.3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在杭州西湖一带出现了强烈的火山喷发,至今在西湖边的宝石山上,还存在着一条古代遗留下来的火山通道。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能正确表示宝石山最初形成过程的是

A.     B.     C.     D.

2.据图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丙一定是大理岩    B. ③一定是外力作用

C. 甲类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D. ②环节可能是变质作用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地貌为

A. 河谷    B. 冲积平原

C. 冲积扇    D. 河口三角洲

2.甲地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 河水量变小,流速变快,泥沙沉积

B. 遇地形阻挡,流速变慢,泥沙沉积

C. 遇海水顶托,流速变快,泥沙沉积

D. 河流出山口,流速变慢,泥沙沉积

 

查看答案

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上阳光最充足的地区。有科学家通过多年研究提出,如果在撒哈拉大沙漠中采集300×300千米面积的太阳能,就可能满足整个地球的能源需求。2009年7月,德国12家大公司,决定投资约4000亿欧元建设这个世界最大的太阳能项目。回答下题。

撒哈拉大沙漠开发太阳能资源的有利条件是

①太阳能资源丰富  ②市场前景广阔  ③投资大,成本高  ④沙暴剧烈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6月22日,当太阳同时位于北半球甲、乙两地上中天(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为60°,乙地太阳高度角为36°。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最小距离是44.4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地不可能同时看到日出    B. 甲、乙两地的地方时相同

C. 甲、乙两地昼夜长短总是相同的    D. 甲、乙两地当晚观看的星空景象相同

2.该地图的比例尺为

A. 1:24000000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

C. 六十万分之一    D. 1/6000000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