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⑴若一艘轮船航行至A处附近时恰好日出,此时北京时...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若一艘轮船航行至A处附近时恰好日出,此时北京时间为19﹕00,则A点的昼长大约为        。(2分)

图中山脉位于        板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理由。(4分)

若轮船沿该大洲西海岸并顺图示洋流航行,沿岸自然景观呈现            的地带性变化,B地自然景观主要是            ,其形态呈狭长的带状分布,主要原因是      。(4分)

⑷A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渔场,简述其成因。(2分)

 

(1)11小时20分(2分) (2)美洲(1分) 趋势: 升高(1分)理由:位于两大板块的挤压碰撞处(2分) (3)从赤道向两极(1分) 热带荒漠(1分) 原因: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使热带荒漠向低纬延伸;安第斯山脉限制了热带荒漠向内陆延伸。(2分) 【解析】 试题 (1)读图,根据经纬度和海岸地形特征判断,A处经线是70°W,根据此时北京时间是19﹕00,可以计算出A地日出时间约是6:20。正午时间减去日出时间再乘以2,等于昼长时间,可以算出昼长是11小时20分。 (2)结合前面分析,图中山脉位于美洲板块,该山脉位于两大板块的挤压碰撞处,会继续升高。 (3)沿岸自然景观呈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带性变化,B地自然景观主要是热带荒漠,其形态呈狭长的带状分布,主要原因是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使热带荒漠向低纬延伸, 而安第斯山脉限制了热带荒漠向内陆延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亚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左图)”,结合“自然景观(植被)分布规律模式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①②两地的气候成因是________,两地夏季气候的共同特点为________。   

(2)左图中③地所属自然带为________,④地所属自然带为________,由④→③→②→①自然景观的更替,体现的是________ 分异规律。   

(3)右图中A地所属自然带为________,B地所属自然带为________,由A→C→B自然景观的更替,体现的是________ 分异规律。

 

查看答案

下面左图是世界部分地区示意图,右图是①地所在经线附近某山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④地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⑤地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①地→④地→⑤地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因素影响。③地→②地自然带的更替主要受________影响。   

(2)右图中A、B、C代表的自然带可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在有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出现垂直分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山麓和山顶的植被差异    B. 山麓和山顶的地形差异

C. 山麓和山顶的土壤差异    D. 山麓和山顶的热量和水分存在差异

 

查看答案

读世界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山地位于(   

A. 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B. 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C. 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D.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2.该山地迎风坡的盛行风是(   

A. 西风    B. 东南信风    C. 东北信风    D. 东南季风

 

查看答案

浙江省西天日山风量优美,每年4月份,某校学生都在此参加登山活动,其路线为:禅源寺一开山老殿,下图为西天目山南坡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禅源寺到开山老殿一路看到的景观变化可能是( 

A. 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    B. 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C.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D. 常绿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2.禅源寺年均温约为16.5℃,年降水量约  为1350mm,则甲地气候指标最可能是( 

A. 年均温14℃,降水量1200mm     B. 年均温8℃,降水量1600mm

C. 年均温14℃,降水量1500mm    D. 年均温12℃,降水量lOOOm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