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甲图为某地区示意图,乙图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表为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各...

甲图为某地区示意图,乙图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表为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图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   

(2)比较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枣椰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

 

(1)断层北侧地形类型主要为山地;断层南侧主要地形类型为高原和丘陵。断层成因:岩层水平运动、挤压、断裂、位移,从而形成了断层。 (2)冬季①地比②地日照时数少;原因:①地比②地纬度高,冬季昼长更短;①地比②地更靠近沿海,冬季受西风影响更强,阴雨天气更多;①地处于迎风坡,多阴雨;①地比②地海拔低,日出较晚。 (3)当地总体年均温较高,说明其耐炎热;当地年降水量少(周边多沙漠分布),说明其耐干旱;当地有大量盐沼分布,说明其耐盐碱,同时又喜湿润。 【解析】试题 (1)根据图A中等高线的特征可以得出。断层北侧等高线分布密集,海拔较高,其地形类型主要为山地;断层南侧等高线分布较稀疏,海拔较高,主要地形类型为高原和丘陵。断层成因分析从地壳运动着手,岩层水平运动、挤压、断裂、位移,从而形成了断层。 (2)表中数据显示②城市冬季日照时数比①城市多,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有昼长(纬度、季节、海拔都影响了一地的昼长)、天气气候。结合两城位置、地形、气候即可得出结论,①城距海洋近,冬季又位于西风的迎风坡地带,所以降水较多,阴雨天多;并且纬度较②城高,冬季昼长更短,海拔比②城低,综合以上原因,①城冬季的日照时数比②城少。 (3)“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说明当地的自然环境适应椰枣树的种植,就可以通过该地自然环境特征反推椰枣树的生长习性。瓦德地区总体年均温较高,说明其耐炎热;当地年降水量少(周边多沙漠分布),说明其耐干旱;当地有大量盐沼分布,说明其耐盐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非洲某区域图和乞力马扎罗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图

材料二 维多利亚湖位于东非高原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面积近七万平方公里。维多利亚湖在7-8月为干季,是雷雨活动最盛、强度最大的时期。干季的雷雨,多发生在午夜至清晨这一时段,当地习称“夜雷雨”。   

(1)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带主要分布在海拔 1700—3000 米的高度范围,在森林带以下和以上分别为热带草原带和高山草甸带,分别分析这两地没有森林分布的原因。   

(2)结合热力环流知识分析维多利亚湖干季多“夜雷雨”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图例甲、乙代表的主要粮食作物应是        。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

2)江苏省的工业发达,轻、重工业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主要工业有机械、电子、化工、纺织等。其中纺织和丝绸工业居全国首位。读图分析江苏发展纺织和化学工业的有利条件。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江苏省西部湖泊多的原因。

 

查看答案

(题文)读天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

(1)比较天山南坡与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指出天山云杉林带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3)云杉耐阴、耐寒、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多生长在海拔2 400~3 600米地带。40年树龄的云杉树能贮水约2.5吨。图中甲地所示位置是天山夏季优质牧场所在地,试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甲位置牧草优良的原因。

 

查看答案

符合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现象的是(   

①我国西北的绿洲  ②俄罗斯北部的苔原  ③东南亚的森林  ④青藏高原的草甸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生物的光合作用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 整体功能    B. 平衡功能    C. 调节功能    D. 生产功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