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西北地区地形与降水量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干旱是西北地区的主要特...

读我国西北地区地形与降水量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干旱是西北地区的主要特征,也是西北内地各地区各地理要素的综合体现,试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干旱自然特征与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2)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在西北地区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3)请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说明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填写下表。

 

(1)由于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2)选②或③。理由: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与荒漠,森林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过量植树,会加重区域旱情,种草或自然恢复,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 (3)从上到下依次为: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地面变干燥 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少 【解析】(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深受干旱特征的影响。表现为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戈壁、沙漠广布。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2)恢复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要结合实际采取措施,该地气候干旱,自然植被为草原与荒漠,森林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过量植树,会加重区域旱情,种草或自然恢复,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因此应选择自然恢复或种草,即选②或③。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其中自然环境要素包含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等。结合图示,由于植被的减少会导致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地面变干燥;由于植被减少,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少,进一步影响区域的气候,最终加剧荒漠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见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传统民居最可能位于

A. 青藏高原    B. 华北平原

C. 海南岛山区    D. 东北平原

2.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A. 高寒缺氧    B. 潮湿、多虫鼠

C. 多火山、地震    D. 干旱缺水

 

查看答案

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地抬升,现在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 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B. 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 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

A. 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 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生物多样性减少

D. 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查看答案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近十几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年降水量增加    B. 河流流量增加

C. 植被覆盖率上升    D. 河流含沙量增加

2.近十几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可能是(  )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②水库面积增加 ③经济林面积增大 ④灌溉面积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题。

1.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

A. 泥沙淤积    B. 气候变暖    C. 排水造田    D. 黄河来水量减少

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美化城市环境 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区域绿洲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A. 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 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 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 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2.该示意图体现了

A.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 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