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99年,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99年,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了地球圈层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

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计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的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

(1)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

(2)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

 

(1)土地资源利用状况遥感调查,合理布局农业;监测预报气候变化,旱涝、长势、产量预测,提高抗灾能力;农业污染环境状况监测与预报,提出解决措施等。 (2)全球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地震分布带;地形遥感;全球生态环境监测;全球气候预报;生物分布、生产结构监测等。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字地球”有关技术的初步认识,大致了解“数字地球”在测绘、遥感、全球定位、地理信息等方面运用的情况。 解答本题的基本思路和着眼点在于认真阅读理解所给材料中的重要信息,然后结合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要弄清“数字地球”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应用中的作用,就要首先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技术改革等因素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其次,要分析“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对这些影响因素所能产生的良性影响,消除不良影响,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可以运用“数字地球”相关技术解决许多问题。如全球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地震分布带,矿产监测,地形遥感,全球生态环境监测,全球气候预报,生物分布、生产结构监测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目前对地球形状的精确研究主要是基于(    )

A. 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B. 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 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 数字地球

2.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技术     ③全球定位技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3.某出租车公司要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    )

A. RS    B. GIS    C. GPS和GIS    D. 无线电呼叫技术

 

查看答案

中新网西昌2010年1月17日电  北京时间十七日零时十二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卫星组网正按计划稳步推进。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北斗导航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斗导航系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B. 是一种专门处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C. 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

D. 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2.据中新网2009年10月17日消息,今年第20号台风“卢碧”在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大约1270公里的洋面上形成,预计下周三将影响我国台湾地区。为实时监测“卢碧”的位置,我国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    )

A. 数字地球系统    B. 人工拍摄    C. 全球定位系统    D. 多媒体技术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能够提供精确的定位、测速外,还能够提供的服务包括(    )

①授时     ②通信报务      ③农作物长势监测     ④气温异常监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4.在奥运会期间,配备GPS接收机的安全保卫人员,获取信息的过程是(    )

①工作卫星获取信息    ②监控站     ③主控站计算和改正参数     ④信息注入站 ⑤空间卫星     ⑥GPS接收信息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④—⑤—⑥—①

C. ③—④—⑤—⑥—①—②    D. ④—⑤—⑥—①—②—③

 

查看答案

下图为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0~13题。

1.如果①表示反馈影像信息的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GIS   乙是RS    B. 乙是RS   丙是GIS

C. 丙是GIS   乙是GPS    D. 甲是GPS   丙是RS

2.下列有关3S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运用RS可以确定110巡逻车的位置

B. 运用GPS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

C. 运用GP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

D. 运用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

3.有的渔民已经开始利用GPS技术来寻找鱼群,如果普遍运用这项技术,则(    )

A. 可以使捕鱼量持续增长

B. 可能导致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枯竭

C. 会大幅度增加渔业的生产成本

D. 会促进渔业生产,加大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渔民生活水平

4.下列选项中,可以应用“3S”技术的有(    )

①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    ②珠穆朗玛峰高程的精确测量     ③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统计    ④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初步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由此可见,3S技术将在今后国土整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GP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B. R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C. GPS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

D. GPS技术可分别处理RS技术及GIS技术提供的图像和数据

2.“网上管”主要应用的系统是(    )

A. GPS    B. GIS    C. RS    D. 人工监测

3.要对长江流域进行灾情报道的理想途径是(    )

A.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B. 航天遥感技术

C. 坐飞机目测    D. 水上坐快艇监测

 

查看答案

“数字地球”是将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能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数字地球是数字化的地球   ②数字地球已能满足人类目前的需要    ③数字地球的最大特征是虚拟现实    ④数字地球采取集中方式存储信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2.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有(    )

①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     ②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并使普通百姓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们想了解的有关地球的信息   ③用数字统一处理地球上的所有问题   ④使普通百姓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们想了解的有关宇宙的信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数字地球在建设大型水库方面的作用有(    )

A. 提供当地的地质条件

B. 虚拟大型水库建成后库区周围和上下游的环境变化

C. 提供当地的人口迁移规模

D. 提供水库的水量和水的流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