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

下图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为(  

A. 地表    B. 软流层    C. 莫霍界面    D. 古登堡界面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    B. 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呈正比

C. 山地、丘陵的地壳比高原的地壳厚    D. 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3.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 季节的产生    B. 昼夜交替    C. 昼夜长短的变化    D. 极昼和极夜

4.日本多地震的原因主要是( 

A. 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 火山活动剧烈    D. 日本是群岛国家

 

1.C 2.D 3.B 4.B 【解析】 1.图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图中甲为表示地壳的厚度,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表示莫霍界面,C对。地表指地球表面,A错。软流层位于上地幔,B错。古登堡界面深度2900千米,D错。 2.陆壳比洋壳厚,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大,A错。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没有比例关系,B错。丘陵的海拔小于500米,地壳比高原的地壳薄,C错。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D对。 3.与地球自转有关的现象是昼夜交替,B对。季节的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极昼和极夜现象都是地球公转产生的,A、C、D错。 4.日本多地震的原因主要是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是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跃,B对,A错。火山活动剧烈是位于消亡边界的结果,C错。日本是群岛国家的原因是位于板块消亡边界,不是多地震原因,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

A. 海陆间水循环    B. 内陆循环    C. 海上内循环    D. 地空间水循环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主要入海河流年总输沙量变化可能是由于    (  )

A. 水土流失现象加剧    B. 河流沿岸大规模挖沙

C. 建水库数量增多    D. 近十年降水持续偏多

2.据图推断,近年我国 (  )

A. 滨海盐碱化趋势减弱    B. 台风破坏程度明显降低

C. 沿岸湿地的面积缩小    D. 河口附近海岸侵蚀后退

 

查看答案

读北印度洋某季节季风风向图(甲)和该季节北印度洋表层洋流示意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月份为(  )

A. 1月    B. 7月    C. 3月    D. 11月

2.①处洋流对印度洋西部海域的影响是(  )

①使得海水蒸发量增大

②使表层海水水温下降

③使沿岸地区降水量增加

④使沿岸地区海洋生物增多

A. ②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图示季节,一艘货轮从索马里出发,途经印度洋,到达新加坡,该货轮航行的情况是(  )

A. 顺风逆水    B. 顺风顺水    C. 逆风逆水    D. 逆风顺水

 

查看答案

下图为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的风向图,图中字母h代表的是 (      )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地转偏向力

C. 摩擦力    D. 近地面风向

 

查看答案

该图为某地全年平均气温(30年平均)的等温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该地7月的月均温最接近(  

A. 10℃     B. 15℃    C. 20℃    D. 25℃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