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题文)正确表述图中某海域的鱼密度、出海渔船数量、捕鱼量关系的是( ) A. 第...

(题文)正确表述图中某海域的鱼密度、出海渔船数量、捕鱼量关系的是(  )

A. 第2年后,若捕鱼量不变,鱼密度可以保持稳定    B. 前4年中,鱼密度决定了捕鱼量的变化

C. 第5年后,出海渔船数量是影响捕鱼量的主导因素    D. 第8年后,鱼密度即可恢复正常水平

 

A 【解析】试题读图中三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第2年后出海渔船数量增加,捕鱼量也增加,若捕鱼量不变,则鱼密度可以保持稳定;第3年至第4年之间,捕鱼量在增加,而鱼密度在减少,所以捕鱼量的变化还与出海渔船数量有关;第5年后,出海渔船数量与捕鱼量呈负相关,鱼密度是其主导因素;第8年后,鱼密度持续降低并达到较低水平,而出海渔船数量仍保持高水平,所以严重损害了鱼类的可持续发展,难以恢复。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    B. 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 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节径流量    D. 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查看答案

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是  (    )

A. 能源农业    B. 生态农业    C. 立体农业    D. 大农场农业

 

查看答案

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 人口数量增长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B. 人口数量增长一定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C. 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发展中国家

D.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活动逐渐趋弱

 

查看答案

《孟子•公孙丑》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人地关系的何种思想()

A. 地理环境决定论    B. 人定胜天论    C. 可持续发展论    D. 天人相关论

 

查看答案

2017年12月,某市率先在全国开启“智慧治水”模式,推出一款河道水质APP,初步解决“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问题,达到造全民治水、人人参与的目的,并在全市安装57个监控点位,实现河道实时监控的可视化。河道水质App的推出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    )

A. 考虑后代人的需要    B. 提倡公众参与

C. 追求舒适优美环境    D. 转变发展模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