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中的甲、乙两国,一个是所在大洲的第二大花卉出口国,另一个有“木材之国”的美誉...

下图中的甲、乙两国,一个是所在大洲的第二大花卉出口国,另一个有“木材之国”的美誉,是世界著名的木材出口国。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国自然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势都是中部低、四周高    B. 都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

C. 甲国气候凉爽,乙国气候湿热    D. 都处于板块交界附近,多地震

2.乙国大宗货物的进出口不是通过河流而是取道从布拉柴维尔通向海洋的铁路,其主要原因是

A. 铁路运输速度快,方便大量花卉的快速出口

B. 铁路运距更短,可扩大木材的出口量

C. 河流下游多瀑布,不能成为出海通道

D. 减少货物进出口对途经国家的影响

 

1.C 2.C 【解析】 1.甲国水系呈放射状且西部河流流入海洋,说明该国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根据经纬度可知甲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安第斯山山间高原,海拔高,虽纬度低,但气候凉爽;乙国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乙国不在板块交界处附近,故C项正确。 2.由图可知,图中河流下游有瀑布群,不可能成为出海通道,故不能通过河流运输进出口货物,相对于水路运输,铁路运输不能扩大木材出口量,故B项错、C项正确;D项所述不是原因;该国气候湿热,不宜大面积种植花卉,故A项错。故答案选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涅瓦河三角洲地区原为大片丛林和泥潭,平均海拔仅1~2 m。1703年,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建设军事碉堡——彼得堡罗要塞,此后克服重重障碍,逐步扩建为圣彼得堡市(位置如图所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区修建了多条水渠。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军事碉堡选址于兔子岛,是因为该岛(  )

A. 地质稳固,便于建设防御工事

B. 资源丰富,适于布局大量兵力

C. 气候适宜,适于长期屯兵驻扎

D. 四面环水,便于抵御外敌入侵

2.除泥潭广布外,圣彼得堡市政建设的推进过程中还需克服的障碍有(  )

A. 土层冻融    B. 地形复杂

C. 风大浪高    D. 丛林繁茂

3.18世纪末,图示水渠开凿的主要目的是(  )

A. 减轻水运压力    B. 缓解城市内涝

C. 营造旅游景观    D. 便于城区用水

 

查看答案

读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可以看出

A. 甲表示海洋、乙表示陆地 B. 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C. 甲面积大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D. 乙面积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2.关于图中纬线穿过的大陆说法正确的是

A. 赤道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广 B. 30°N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广

C. 60°N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小 D. 90°S附近陆地跨经度最广

 

查看答案

下图是“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均位于印度洋板块    B. 地形均以高原为主,地势北部高、南部低

C. 均为重要的铁矿、锰矿产地    D. 气候形成均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2.关于乙地形区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密集的地域    B. 现代冰川侵蚀作用强烈

C. 河流均源出中国,注入阿拉伯海    D. 扼亚澳之间的过渡地带

 

查看答案

下图为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X数值为500米,L为河流,H为湖泊。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河流L的流向为自西向东    B. 湖泊H补给河流L

C. A地的海拔可能为350米    D. 等高线Y的值为600米

2.沿着上图中虚线ab的地形剖面图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图为以某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最近的线路飞往乙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两地均位于()

A. 北半球求、东半球    B. 南半球、东半球

C. 北半球、西半球    D. 南半球、西半球

2.该飞机飞行方向和飞行距离分别是

A. 一路正西  等于3330km    B. 先东南,后东北  等于6660km

C. 先东北,后东南  大于6660km    D. 先西南,后西北  小于3330k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