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我国西藏地区人口密度大约为2人km2,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度大约为500人/k...

我国西藏地区人口密度大约为2人km2,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度大约为500人/km2。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西藏与长江三角洲人口密度差异巨大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A. 地形、气候    B. 地形、土壤

C. 植被、水源    D. 植被、土壤

2.若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藏地区,则

A. 大力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    B. 促使西藏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急剧上升

C. 加剧西藏地区人口老龄化    D. 可能导致西藏地区的环境破坏

3.下列提高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A. 扩大耕地面积    B. 大规模建设新城市

C. 提高科技水平    D. 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

 

1.A 2.D 3.C 【解析】 1.黑河一腾冲一线是人口分布疏密的界线,该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西藏与长江三角洲人口密度差异巨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气候,所以A正确。 2.西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的典型特征是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物量小,土壤贫瘠。科技水平较差,自然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利用,环境人口容量小,不能向西藏进行大量人口迁移。 3.大规模城市建设和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扩大耕地面积、增加一次性消费,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表面上看是增加了人口容量,但他们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违背了持续性的原则,时间一长,势必会造成环境人口容量减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汕头南澳岛某海滩出露的花岗岩中,朝向大海一侧岩石光滑圆润,而背向大海一侧的岩石呈同心圆状的破坏状态(见左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背海一侧岩石破坏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海浪侵蚀作用    B. 流水侵蚀作用

C. 风力侵蚀作用    D. 风化作用

2.朝向大海一侧岩石光滑圆润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海浪侵蚀作用    B. 流水侵蚀作用

C. 风力侵蚀作用    D. 风化作用

3.海滩上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右图地壳物质循环图中的

A.     B.     C.     D.

 

查看答案

湖北省西北山区的某个乡种植玉米,由于海拔高,秋季玉米还没有成熟就枯萎了。后来当地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春季可以提前播种出苗,秋季玉米就能完全成熟了。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以前限制此山区玉米成熟的自然因素是

A. 水分    B. 地形    C. 土壤    D. 市场

2.后来玉米能够成熟是因为

A. 全球变暖,温度提高    B. 运用技术,调节热量

C. 改善光照    D. 提高土壤肥力

 

查看答案

上海市1999年以来出生率在6‰以下,死亡率在8‰以下。下图是1999-2008年来上海市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上海市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 “高高低模式    B. “三低”模式

C. 高增长模式    D. 增长下降模式

2.近年来,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而人口总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 出生率高    B. 死亡率低

C. 人口迁移    D. 经济发达

3.导致上海市人口总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文化因素    B. 政治因素

C. 生态环境因素    D. 经济因素

 

查看答案

植物工厂是利用计算机对植物生育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下图),实现农作物周年连续生产的高效农业系统。1957年世界上第一家植物工厂诞生在丹麦,1974年日本等国也逐步发展起来,主要进行蔬菜和瓜果生产。随看各项技术与设备的成熟,近年来植物工厂在我国发展迅速,目前已有100多家,成为数量仅次于日本的植物工厂发展大国。请回答下列各题。

1.丹麦和日本最初创建植物工厂是因为

A. 国土狭小、耕地不足    B. 纬度过高、光热不足

C. 土壤贫瘠、肥力不足    D. 人口增长过快、农产品供应不足

2.目前我国大规模发展植物工厂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 技术不足    B. 市场狭小

C. 劳动力昂贵    D. 投资过大

3.某企业在北京中心城区的社区内建设了一家大型植物工厂,布局在此的主要原因是

A. 地价便宜    B. 接近市场

C. 接近技术    D. 电力充足

 

查看答案

读某日某时刻东亚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形成阴雨天气的是

A. A    B. B    C. C    D. D

2.①②③④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     B.     C.     D.

3.此时,北京的风向是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南风

4.此时,长江中中游地区

A. 受高压控制    B. 受低压影响

C. 受反气旋影响    D. 炎热干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