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国际上通常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

国际上通常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读我国部分省市某年城乡老龄人口比重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农村和城镇老龄人口比重接近的东部省级行政区是

A. 北京    B. 辽宁    C. 内蒙古    D. 江苏

2.贵州、甘肃、四川等省的农村和城镇老龄人口比重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出生率    B. 死亡率    C. 人口迁移    D. 生态环境

 

1.D 2.C 【解析】 1.读图可知:北京、辽宁城镇老龄人口比重大于农村,内蒙古和江苏城镇老龄人口比重和农村接近,但内蒙古不属于东部省区。故D正确。 2.由于贵州、甘肃、四川等中西部省份经济欠发达,大量中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老人多留守农村,因此贵州、甘肃、四川等省村老龄人口比重远大于城镇老龄人比重。 故C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中AC为赤道,BC为晨昏线的一部分,B点的地方时比A 点早,,此时D点的地方时为15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图甲中画出晨昏线中的另一部分,并在乙图中画出晨昏线及夜半球(用斜线表示)的范围。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格林尼治时间是__________。

(3)两图中A、B、E三处,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处,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处。

(4)两图中E点位于B点的________方向;甲图中B点和D点的角速度_________。

(5)甲图中,A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半球,该季节开普敦正受__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巴西热带草原进入__________季节,尼罗河进入_________(丰/枯水期)。

 

查看答案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代表地球公转时二分二至日的轨道位置,据图判断太阳的位置应在A点或B点,请说明理由。

(2)当地球运转到甲点以后半年内(甲→丁→乙),北京从昼长于夜的半年转换成昼短于夜的半年。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3)当地球运转到丙点附近,这时期是进行南极考察的最时节,对吗?请说明理由。

(4)当地球运转到丁点时,摩尔曼斯克有可能看到极光吗?请说明理由。

(5)我国太湖正处于休渔期时,地球应运转到甲、乙、丙、丁哪一点附近,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在春分日这一天对该校附近5米高的电线杆的影子进行测量,其结果如下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在方框内绘制电线杆影长变化图

(2)该校的地理坐标为  

(3)根据该校的位置可判断其所在的地形区为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准噶尔盆地

(4)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其粮食的主要产区在长期的耕作过程中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要合理利用其土地资源,实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查看答案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A、B两地均处在30°N,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2)此时地球上除了作为日界线的180°经线东西两侧日期不同外,还有一条经线的东西两侧日期也不同,这条经线是          

(3)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占全球

A.一半多           B.少于一半       

C.恰好一半          D.没有任何地方

(4)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是                

(5)若飞机沿最短路线以1 11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地飞往B地,飞机飞行了  小时(取整数)。

(6)若飞机从A地出发向南沿经线圈绕地球一周,途中经过的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        

 

查看答案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局部图,A、B、C在同一条经线上,B、D在同一条纬线上,其中A、B两点为一年中晨昏线最北点与该经线交点的纬度最高点和最低点。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点纬度为66°34′N    B. C点地方时可能为12时

C. B点的昼长可达24小时    D. A点自转线速度为0

2.6月22日这天,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 A点比C点日出早

B. 图中各点观察者看到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降落

C. 若C点纬度数为78°17′,此日其太阳高度变幅为23°26′

D. B点日出比D点早30分钟

3.若晨昏线最北点从B向C移动,且D点日出时间越来越早,下列可信的是

A. 正是到南极科考的最佳时节    B. 北京香山枫叶正红

C. 北半球苔原带驯鹿大量向北迁移    D. 澳大利亚北部吹东南季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