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工业机器人制造业是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积极抢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工业机器人制造业是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积极抢占的高科技工业中尖端领域,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与经济发达程度、劳动力成本的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为我国1999~2012年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变化及增速变化图。

材料二 根据中国年新增量的趋势,我们预测2016年的年新增量将达到35 000台,较2011年增长近60%,而2020年更会达到年新增63 000台的水平。这也意味着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已处在爆发式增长的初期,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

材料三 因劳动力成本近两年提高很快,多数工厂实现自动化需求日益迫切,给了工业机器人更大的市场份额。而国产工业机器人也发展得很快,价格较低,本土工业机器人企业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1)据图说出1999~201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变化以及与增速之间的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上海市工业机器人产业的优势区位因素。

(3)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工业机器人将进入“爆发式增长”时期的原因。

 

(1)保有量变化:逐年持续增长。二者之间关系:2004年以前增速变化剧烈,但是保有量数值低;2004年以后,增速变化小,但是保有量大。 (2)上海市高等院校、科技机构多,科技水平高、人才众多;海、陆、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与国内外各地联系广泛,市场广阔;工业基础雄厚,协作条件好。 (3)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快,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多数工厂实现自动化需求日益迫切,工业机器人市场广阔;中国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大国,机器人替代劳动力的市场广阔;中国经济发展快,资金雄厚;中国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快,价格低。 【解析】试题 (1)读图,根据图例判断,1999-201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呈逐年持续增长的趋势。 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变化与增速二者之间关系是,2004年以前增速变化剧烈,但是保有量数值低。2004年以后,增速变化小,但是保有量大。 (2)机器人产业是高技术产业,上海市高等院校、科技机构多,科技水平高、人才众多。海、陆、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与国内外各地联系广泛,市场广阔。工业基础雄厚,协作条件好。有利于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分析,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快,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多数工厂实现自动化需求日益迫切,工业机器人市场广阔。中国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快,价格低。所以分析中国工业机器人将进入“爆发式增长”时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京津冀共处同一环境,共用同一水电路,共争同一市场。因行政区划而三足鼎立、踽踽独行,而区内各种资源浑然一体、纵横交错的客观事实,又表明这是一个极易整合开发的经济区域。

    材料二  地处京津冀交界处的北京平谷区东高镇,是“中国提琴产业基地”。该地于1988年开始生产小提琴,现已有20余家骨干企业,150余家零配件手工作坊,乐器品种达30多个,年产小提琴30万把,产品90%以上出口美、德、日、韩等40多个国家。

    材料三  平谷区政府着力发展音乐产业,成立音乐各类高级技术学校,普及全民音乐教育,连年举办“华东之韵”专场音乐会,以打造“中国乐谷”。

材料四    提琴企业和技艺在东高镇内部的空间分布扩散示意图 

(1)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利条件。

(2)分析东高镇小提琴产业集聚的区位优势。

(3)分析平谷区政府不断加大音乐产业投入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

洛杉矶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最大城市。墨西卡利是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首府,有公路、铁路和航空线通向全国各地及美国西南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洛杉矶已成为美国石油化工、航天工业等的最大基地,影响其航空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 环境优美    B. 知识和技术

C. 劳动力丰富    D. 市场

2.近年来,墨西卡利电子加工工业发展迅速。其发展电子加工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紧邻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信息联系方便 ②地质构造稳定,便于设厂 ③土地价格、工资水平低 ④原料丰富,便于就近加工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读全球石化产业扩散模式图(图中带阴影的圆的大小表示对应量所占比例的大小),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三个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 生产集聚阶段、产品出口阶段、生产的全球扩散阶段

B. 产品出口阶段、生产集聚阶段、生产的全球扩散阶段

C. 生产的全球扩散阶段、生产集聚阶段、产品出口阶段

D. 生产集聚阶段、生产的全球扩散阶段、产品出口阶段

2.产品出口阶段,核心经济体在外围经济体内建厂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当地的(  )

A. 劳动力    B. 市场

C. 科技    D. 资源

3.在生产的全球扩散阶段,核心经济体内(  )

A. 石化产业衰落

B. 原油加工能力较弱

C. 石化产业市场远小于外围经济体

D. 石化产业原料多来自进口

 

查看答案

下表表示有生产联系的甲乙两个工厂单位产品部分成本在过去1 0年间的变化(+10表示增加10%-10表示减少10%O表示没有变化)。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原料
 

原料(零部件)运费
 

能源
 

能源运费
 

劳动力
 

地价
 

产品运费
 

广告费照
 

排污费用
 


 

0
 

-15
 

0
 

-5
 

+2
 

0
 

+5
 

0
 

O
 


 

0
 

+10
 

O
 

-2
 

+5
 

+6
 

-15
 

-5
 

-6
 

 

1.据表中甲、乙两工厂成本变化情况,推测引起甲工厂原料(零部件)运费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 交通发展    B. 信息网络发展

C. 产业集聚    D. 科技发展

2.下列关于甲、乙两工厂组合最合适的是

A. 甲一汽车厂 乙一煤炭厂    B. 甲一芯片厂 乙一硅片厂

C. 甲一钢铁厂 乙一焦化厂    D. 甲一纺织厂 乙一服装厂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产品生产与销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产品(  )

A. 可能是化工产品

B. 在墨西哥组装可降低关税成本

C. 研发中心在东南亚

D. 生产过程体现了工业集聚现象

2.图中M生产厂与周围配套企业逐渐形成工业地域,主要原因是(  )

A. 政府的行政规划

B. 各企业与M生产厂生产联系密切

C. 各企业之间联系紧密

D. 原有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