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下图示意我国30...

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下图示意我国30°N附近某河谷山坡聚落分布及植被随海拔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坡海拔200-2800米地段内聚落数量多,其原因主要是()

A. 地势高,免受洪水侵袭    B. 水源充足,光照充足

C. 气候温凉,交通便利    D. 气候湿润,地势和缓

2.该地随海拔的变化依次出现干旱灌木、针叶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景观,其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B.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3.调查发现该河谷地带针叶阔叶混交林的林树下线比15年前下降了几十米,其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

A. 气候变暖

B. 人工育林

C. 修筑梯田

D. 河流改道

 

1.D 2.A 3.B 【解析】 1.读图,要注意左侧纵轴数值的变化。在图示山谷中,甲山坡在海拔约2200—2800米地段坡度较小,地形较开阔,植被以森林为主,说明该位置降水较多,气候湿润,因此适宜聚落形成发展,所以聚落数量多,故D项正确。 2.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规律,山坡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下面,应出现阔叶林或常绿阔叶林,图甲山坡相应位置出现的是干旱灌木,所以不符合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主要是由于地形抬升,导致山腰部位降水较多,从而发育森林,从而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A对,故答案选A。 3.林数下线下降,说明森林面积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蒸发量加剧,水分条件变差,下线升高,A错误;修筑梯田,会导致耕地面积增加,森林面积减少,下线升高,C错误;河流改道对森林植被的影响较小,D错误;人工育林会导致气候变化,水汽含量增多,降水增加,林树下线降低,B正确。故答案选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是

A. 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

B. 位于形成于北印度洋的热带气旋的西部

C. 受夏季印度低压的吸引

D. 受南、北半球热量差异影响形成的

2.图中索马里洋流的性质及原因是()

A. 寒流  受沿岸热带沙漠气候的影响,水温较低

B. 寒流  离岸风驱动海水,发育上升流,水温较低

C. 暖流  由低纬海区流向高纬海区

D. 暖流  从南半球的高温水域流向北半球的低温水域

 

查看答案

某游客的游记—广西的沌湖事件令我记忆尤新。3月5日在沌湖附近游玩,突然感觉脚底一晃,但巨响之后就再也没有动静,只是溯面开始急剧下降。第二天,湖水已经消失大半,有的地方露出了湖底。昨日被吓坏的村民又迎来了惊喜:湖水没了,留下了数不尽的鱼虾。回答下面小题。

1.以下最有可能导致沌湖一夜间“消失”的原因是( )

A. 附近矿山采矿引起地面沉降

B. 当地地下暗河的崩塌

C. 下游地区抽水和回灌

D. 当地特殊的捕鱼方式

2.下列自然景观的形成,与游记中所述现象成因类型相似的是( )

A. 广东灿若明霞的丹霞山

B. 甘肃张掖的彩色丘陵

C. 云南石林的阿诗玛石峰

D.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

 

查看答案

中央气象台2018年1月23日6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较强冷空气影响,长沙市1月25日-26日降下了大雪。有网友在岳麓山拍到了下图中美丽的雾凇景观。雾凇是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华而成,通常附着于地面物体(如树枝、电线)迎风面上的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冰层(如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为长沙带来降雪的天气系统与下列哪种情况符合()

A.     B.     C.     D.

2.根据雾凇的形成过程与特征,推测其形成条件是()

A. 晴天大风

B. 阴天微风

C. 多云静风

D. 晴天微风或静风

 

查看答案

2016年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和“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①是1月22日,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立春

B. ②是立夏

C. ③是大暑

D. ④是大雪

2.从立春至春分这段时间内,湖南岳阳地区()

A. 昼夜长短变幅增大    B. 昼短夜长    C. 日落时间逐渐提前    D. 正午旗杆影子变长

3.读我国两则农谚“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两则农谚可能分别适用于()

A. 黄淮平原和江淮地区

B. 南疆和松嫩平原

C. 江汉平原和珠江三角洲

D. 三江平原和太湖平原

 

查看答案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陆续对包产到户的草原牧场建设草原围栏(一般高度为12~15米,用铁丝网编织而成,有些围拦上还加有带刺的铁丝)(如图),围栏单位面积一般从几百亩到几千亩不等,围栏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千米。近年来,草原围栏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日益显现,有些地方已开始折除围栏。

分析当初选择草原围栏的原因,以及现在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