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

A. 矿产资源不足    B. 水资源短缺    C. 人口密度较大    D. 洪水灾害频发

2.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 地势平坦广阔    B. 土壤深厚肥沃

C. 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 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3.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劳动力价廉质优 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④水源、动力充足 ⑤市场前景广阔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⑤

 

1. B 2. B 3. A 【解析】 试题 1. 2. 3.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关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

B. 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极其微弱

C. 自东向西植被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 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植被稀少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关于东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指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的地区

B. 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

D. 河流大部分为外流河,无结冰期,汛期长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

A. 地貌分别是峡谷、冲积扇、三角洲

B. 地貌分别由流水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C. 海拔从高到低依次为甲,丙、乙

D. 地貌特征分别是山高谷深、地形平坦、地势低平

2.制约丁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 灌溉水源    B. 劳动力    C. 热量    D. 科技水平

 

查看答案

读我国局部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当前,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分别是

A. 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

C. 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D. 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土流失

2.要对丙地区土地利用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PS    B. RS

C. GIS    D. 实地勘测

3.在无林地区20cm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上。说明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A. 美化环境    B. 净化空气

C. 保持水土    D. 含蓄水源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嘉南平原位于台湾岛西部浊水溪以南,由浊水溪、曾文溪等河流冲积而成,是台湾岛面积最大的平原。嘉南平原早期许多地方是对天气依赖程度很高的“看天田”,直到嘉南大圳(圳,灌溉用的水渠)完工后,遂有“谷仓”之美称。嘉南大圳以乌山头水库(位于曾文溪支流官田溪上游狭小谷地,水源通过隧道引自曾文溪上游)和浊水溪为主要水源,经由供水渠,对农田进行灌溉,灌溉过的水,再经排水渠注入海洋。嘉南大圳虽然是台湾岛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但是灌溉用水供应有限,当地形成了相应的作物布局,把水稻、甘蔗和杂粮组合在一个灌溉区内,每种作物种植面积各占三分之一,将这三种农作物进行轮换种植,形成了三年轮作制。下图示意嘉南平原位置。

(1)与台湾岛东部地区相比,分析嘉南平原成为台湾主要农业区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嘉南大圳修建后对嘉南平原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作用。

(3)说明嘉南大圳灌溉用水供应有限的原因。

(4)简析嘉南平原灌溉区内同时种植水稻、甘蔗和杂粮,并进行轮作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