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形成原因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外围低地)温度高的温度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影响山体效应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山体基面高度和降水。图a示意山体效应概念模型,图b、c示意某山脉不同纬度带山体内外最热月10℃等温线分布高度。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山体效应产生的原因。

(2)简述10℃等温线在该山体的分布高度差异。

(3)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概述沿40°N纬线该山体林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1)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山体内部海拔高,空气较稀薄,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山体外部多,传递给大气的热量也较多;山体外部的地面热量传递到同山体相同海拔高度时热量已大为减弱。 (2)山体内部分布高于山体外部;不同纬度山体内外的分布高度差不同,38°N沿线差异较大(最大高度差达700m),40°N沿线差异较小(最大高度差约400m);山体外部西侧较山体外部东侧分布较高。 (3)内部高于外部,原因是内部山体效应强于外部,热量条件相对较好;西部高于东部,原因是西部气温较高、离海(太平)洋较近且是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的理解及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材料,理解什么是“山体效应”,再根据题干提示“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对图a的解读,总结形成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图中反映处了曲线整体分布的高度,曲线的变化,曲线分段对比等不同。 (3)本题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及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山体为北美洲西部山地。西侧为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丰富。由 “山体效应”可知,山体内部温度高于山体外部。在依据题干提示“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即可得出结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图表示.读图完成下题.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 ③﹣﹣为短波辐射为主

C. ③﹣﹣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 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

2.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②和④

3.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③辐射的主要是(  )

A. 水汽和氧气    B. 氮气和水汽    C. 二氧化碳和水汽    D. 氧气和氮气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地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状况。读图回答问题。

1.AD的气压值可能分别是(  

A. 1016、496    B. 1024、496    C. 1016、554    D. 1024、554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近地面大气由A向B运动    B. 高空大气由C向D运动

C. A处可能为阴雨天气    D. 近地面风向左偏

 

查看答案

我国北方冬春季节发生的沙尘暴与如图四幅图中哪一个有关(  )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预报的表示连续几天时间内海平面等压线天气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天气图呈现时间的正确排序是(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丙、甲    D. 乙、甲、丙

2.图示时段台湾的天气是(   

A. 偏南风且风力渐大,天气晴朗    B. 偏北风且风力渐大,阴雨天气

C. 偏北风且风力渐小,天气晴朗    D. 偏南风且风力渐小,阴雨天气

 

查看答案

下列区域中,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的交角最小的是(    

A. 海洋    B. 山地    C. 丘陵    D. 高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