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是我国两大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分布示意。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

下图是我国两大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分布示意。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两地所在的平原地区农作物差异性的品种是( 

A. 甲水稻和油菜、乙冬小麦和棉花    B. 乙水稻和油菜、甲冬小麦和棉花

C. 甲水稻和油菜、乙春小麦和大豆    D. 乙水稻和甜菜、甲春小麦和大豆

2.甲、乙两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相同的是( 

①发展适应城市需求的农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②农、牧、副、渔全面发展,满足城市需求

③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

④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 B 2. D 【解析】 1.根据图示判断,甲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粮食作物主要是冬小麦,经济作物为棉花;乙地区位于南方地区,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经济作物为油菜。据此选B。 2.甲乙两地农作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导致的气候差异,选B。 3.甲位于黄土高原南部的渭河平原,乙地区位于江汉平原,二者均不适于畜牧业发展,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2000年至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幅度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我国各省份中,属于高速增长的省份是(   

A. 川、陕、藏、青    B. 台、沪、京、渝    C. 甘、鄂、渝、川     D. 藏、宁、沪、粤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低速增长省份均属于东部沿海地区    B. 人口负增长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

C. 人口的负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就业压力     D. 人口高速增长省份均属于经济发达地区

3.图中甲地区20世纪80年代后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A.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 良好的区位    D.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对图示地区地势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北高南低    B. 南高北低    C. 西北高东南低    D. 西高东低

2.图中黄河段流域面积狭小,其主要原因是(   

A. 年降水量较小    B. 用水量大    C. 地上河    D. 河流较少

3.郑州及其附近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①旱作农业 ②两年三熟 ③以种植春小麦为主 ④人均耕地面积广 ⑤易遭受旱涝威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查看答案

下图是沿110°E经线不同纬度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曲线图。读图,图中⑤处所属地区与适宜发展的农作物搭配正确的是(  

A. 青藏地区——青稞、豌豆    B. 北方地区——小麦、甜菜

C. 西北地区——谷子、棉花    D. 南方地区——水稻、油菜

 

查看答案

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亿元。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1)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土地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   )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   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

(2)为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   )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  ②生态建设以恢复自然植被为主  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模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西部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           

A.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B.开垦荒地,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C.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撒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D.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

 

查看答案

在我国古代《庄子·齐物论》中出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思想体现了(  )

A. 环境决定论思想    B. 人类中心论思想

C. 人定胜天论思想    D. 人地协调论思想

2.下列做法符合上述思想的是(  )

A. 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B. 围湖造田,扩大人类的生产空间

C. “珠三角”地区建设桑基鱼塘

D. 变“北大荒”为“北大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