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走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表示...

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走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表示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要限制碳物质向哪个圈层的流动(  )

A. 大气圈    B. 岩石圈

C. 水圈    D. 生物圈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B. 地球上的碳物质主要蓄积在生物圈当中

C. 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D. 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1. A 2. D 【解析】 1.低碳经济主要是减少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因此其本质是要限制向大气圈中排放炭物质。 2.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循环的过程;地球上的炭物质蓄积在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各圈层中,其中炭物质含量最多的是岩石圈;⑤环节是炭物质由水圈向大气圈转移,其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将增加碳排放的速度;④环节是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处炭物质,是大气中炭物质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

B. 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C. 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

D. 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全球能量平衡、气候、水文及生态影响显著,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作用。下表是我国新疆北部地表覆盖对积雪变量的影响统计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积雪年指每年的7月1日开始至次年的6月30日结束。积雪开始时间以连续5天以上日积雪深度大于5厘米为标准;积雪结束时间以连续5日积雪深度小于5厘米为标准。

1.上表中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  )

A. 稀疏灌木

B. 草地

C. 农田

D. 建设用地

2.造成积雪结束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 稀疏灌木接受太阳辐射较强,消融速度较快

B. 草地植被萎缩,积雪紧实度小,消融速度较快

C. 农田地表裸露,反射率大,消融速度慢

D. 建设用地有高大建筑物,加快雪的消融

3.积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 积雪的保温效应,改变了土壤温度

B. 积雪反射率高,使大气温度增高

C. 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D. 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查看答案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图Ⅰ示意研究区范围,图Ⅱ示意研究区2001~2010年间年NPP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由此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  )

A. 洞庭湖平原    B. 东南丘陵

C. 山东丘陵    D. 华北平原

2.2001~2010年间,研究区年NPP呈显著波动状态。这种波动主要是因为(  )

A. 植被类型的变化    B. 土壤肥力的变化

C. 雾霾天数的变化    D. 水热状况的变化

3.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  )

A. 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

B. 城市化进程加快

C. 退耕还湖

D. 围湖造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近年来,我国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土地面积近40万公顷,预测平均每年返销大豆总量将达两万吨,有超过九成种在俄罗斯的境外粮食返乡回国,这个现象被称为“俄粮返乡”。读该区域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影响海参崴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

(2)分析海参崴夏季气温较为凉爽,降水较丰富的原因。

(3)从自然角度简述同江铁路大桥建设,在冬春季节时可能遇到的不利因素。

(4)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俄粮返乡”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油橄榄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盛产于地中海气候(左图)区。有些品种的橄榄树在-10℃至-8℃的短时低温也不致受到伤害,但不能长时间低温。在接近0℃温度至少持续几十个小时,有利于它的花芽分化,为丰收打下基础。在疏松透气且PH值在6.5-8.0的土壤中,油橄榄会生长更好。

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昆明市郊林场引种一批来自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榄树苗,初来乍到的油橄榄树生长迅速,但同时出现了挂果率低,饱受病虫害折磨等“水土不服”现象。20世纪70年代,甘肃陇南地区(右图)引进油橄榄试种,经过科研论证,发现白龙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为我国油橄榄最佳生长区。目前,油橄榄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医疗、美容、化工等行业,2015年我国累计进口橄榄油3. 86万吨。陇南市油橄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0万亩,鲜果产量占全国的91%,橄榄油产量3000多吨,占到全国的93%,成为全国最大的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

(1)说明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榄树种在昆明地区“水土不服”的自然原因。

(2)试解释白龙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为我国油橄榄最佳生长区的原因。

(3)始于兰州,经白龙江河谷至重庆的兰渝铁路即将全线贯通。说明兰渝铁路建成后对该地区油橄榄产业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