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圆柱投影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问题。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下图为圆柱投影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问题。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__。P点的纬度是________。

(2) A、B、C三点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

(3)这一天地球上极夜范围是________。

(4)如果A点的时间为19点20分,B点所属时区是________。

(5)此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什么方向移动,北半球白昼将怎样变化?

(6)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什么?

 

(1)(20°N,45°W) 70°N (2)C (3)70°S及其以南地区 (4)西十区 (5)一种情况: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变短;另一种情况: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变长。 (6)由20°N向南北两侧递减。 【解析】(1)图示越往北昼越长,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晨昏线与经线成20°夹角,故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N。图中135°E经线位于夜半球的平分线,故地方时应为0点,据此推知直射点12点所在经线为45°W。 P点所在纬度位于晨昏线的最高纬度,应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故判断P点纬度为70°N。 (2)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位置越往北,昼长越长。据此图中三点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C。 (3)图示晨昏线与70°纬线相切,故70°N以北出现极昼,而70°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 (4)图示135°E经线位于夜半球的平分线,故地方时应为0时,若A点的地方时为19点20分,则计算A点距离135°E时差为4小时40分,即经度差为70°,根据图示,A点、B点与135°E的经度差相同,都为70°,据此计算B点的经度为155°W,位于西十区。 (5)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0°N,但不能确定之后的运动方向。因此此日后分两种情况。若公转速度逐渐加快,说明此日,地球公转应逐渐远离远日点(7月初),而逐渐接近近日点(1月初),故判断太阳直射点应将向南移。则北半球昼长逐渐变短,夜长逐渐变长。若公转速度逐渐减慢,说明此日后地球公转应逐渐接近远日点(7月初),故判断太阳直射点应将向被移。则北半球昼长逐渐变长,夜长逐渐变短。 (6)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为:自太阳直射点(20°N)向南北两侧递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福建省某校马蹄形教学楼的顶层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教室以采光好、强光不直接射入为宜,图示教室可能符合此条件的是(  )

A. 教室1    B. 教室2

C. 教室3    D. 教室4

2.早晨,太阳光从A窗射入教室(  )

A. 此时,索契(39°57′24″E)夕阳西下

B. 此时,纽约(74°W)烈日当空

C. 此季节,适宜到北极地区科学考察

D. 此季节,非洲热带草原动物正在向南迁徙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每天在国际标准时间为17点钟时,测得一年中该树正午影子顶端在AB之间来回移动,树高为4 m,OP为4 m,P点为AB中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树位于(  )

A. 黑海沿岸    B. 五大湖沿岸

C. 维多利亚湖沿岸    D. 日本海沿岸

2.当树影顶端由B向A移动时(  )

A. 北京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B. 非洲斑马向南部迁移

C. 海口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D. 孟买盛行风由东北风转为西南风

 

查看答案

某日太原(38°N,113°E)的日落时刻为北京时间17:20,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纬度值为68°。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 22°S,40°E    B. 22°S,160°W

C. 22°N,40°E    D. 22°N,160°E

2.几日后,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将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则在这期间(  )

A.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C. 太原日落时刻提前,昼渐短

D. 太原日出时刻提前,昼渐长

3.若此日P地昼长比太原略长,且P地与太原同时迎来日落,则P地位于太原的(  )

A. 西南方    B. 西北方

C. 东北方    D. 东南方

 

查看答案

下表是在理想条件(不考虑大气的影响,地球为正圆球)下地球不同纬度地区在二分二至日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日总量(J/cm2)变化状况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同一纬线上太阳辐射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黄赤交角的存在

B. 公转速度的变化

C. 自转速度的变化

D. 日地距离的变化

2.造成6月22日70°N比12月22日70°S太阳辐射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黄赤交角的变化

B. 公转速度的变化

C. 自转速度的变化

D. 日地距离的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有关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下图为伊犁河谷地形示意图,右下图为我国新疆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天山北坡经济带东起哈密,西至伊宁。2012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规划》。天山北坡经济区被列为西部地区重点培育的新的增长极之一。

材料三  下图甲市是我国某自治州的首府,该州棉花产量占全国的l/8,长绒棉占全国总产量的93%。甲市是重要的棉花交易集散地,棉纺工业发达。

材料四  据有关专家称,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暖,副热带高压整体偏强,东亚季风携带的水汽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导致我国东部降水较多,西北、东北降雪频繁。

(1)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素有“塞外江南”的称誉。根据地形特点分析伊犁河谷成为“塞外江南”的原因。

(2)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将成为国家重要经济增长极,试分析其有利条件。

(3)分析甲市成为棉花交易集散地的有利区位条件。

(4)天山山脉附近地区去冬今春广泛区域持续大雪,大部分地区降雪量有20~70厘米,简述其原因以及大雪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