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广安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广安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并描述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下图ABCD中与广安气候类型相同的是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丁戊中,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全年高温少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 

(3)在图中的乙处冬季盛行的风向是______

(4)在图中右侧线条上用箭头画出日本暖流的方向,该暖流对日本气候的影响是______,并与千岛寒流共同形成了______渔场。

(5)植被由丁——乙——甲的变化属于______的分异规律。根据陆地环境的整体原理指出乙地区植被破坏对河流的影响______,对土壤的影响是______

 

(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C (2)丁;丙 (3)西北风(偏北风) (4)图略增温增湿 北海道渔场 (5)赤道向两极 含沙量增加;地表径流增加;径流变化增大:土壤肥力降低;土层变薄: 【解析】(1)广安地区位于亚热带,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ABCD中与广安气候类型相同的是C。 (2)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于赤道附近,据图该气候对应丁,全年高温少雨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副热带地区,对应图示中的丙地。 (3)在图中的乙处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受从内陆吹来的冬季风的影响,该地盛行的风向是西北风。 (4)日本暖流的方向为自南向北,该暖流对日本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并与千岛寒流共同形成了北海道渔场。 (5)植被由丁——乙——甲的变化为从热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变化,该变化因热量差异而形成,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乙地区为南方低山丘陵区,降水较多,植被破坏会导致地表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地表径流增加、径流变化增大;区域土壤因表层土壤被流失冲刷,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土层变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A_____B_____C_____D_____。其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_____(填字母)。

(2)图中缺少3个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左侧添加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

A    ,B    ,C    ,D    

(3)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加箭头表示近地面各风带的风向。

(4)极锋是    风带和    风带气流交汇而形成的。

 

查看答案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乙处地质构造为_   ___,甲、乙两地地质构造中最有可能发现油气的是_____ 。

(2)说出甲处构造地貌的成因。

(3)说明丙地不适合修建地下隧道的理由是什么?(至少两点)

(4)据图判断①处岩石为_____(根据岩石成因),①、②岩层的形成年代①____②(早于或晚于)。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代表北半球节气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甲图中A、B、C三地中,昼由长到短的排列是     ,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3)此刻,B点上可以观测到现象       (填日出或日落),B点昼长是_    __小时。 

(4)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是____________,处于晨昏线上A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_,C点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北半球某流域示意图”,A、B、C分别为河流上游山区、河流中游和河口附近。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A、C两处主要的流水作用分别是

A. 侵蚀、堆积    B. 搬运、堆积

C. 侵蚀、搬运    D. 堆积、侵蚀

2.C地比A地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理由是C地

①水源充足,植被茂盛,环境好         ②靠海,可以发展河海联运

③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     ④地势平坦开阔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