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根据亚洲部分地区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

根据亚洲部分地区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所示季节,图中大陆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并简要说明该气压中心的形成过程。

(2)图中洋流的流向是向         (东、西),简要说明影响该洋流流向的因素。

(3)简述分析丙地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4)乙地是我国的水电基地之一。简述乙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1)冬季; 亚洲高压控制(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原因:冬季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空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形成高压中心。 (2)向西流 ;东北季风 陆地轮廓 地转偏向力 (3)降水集中夏季;河网稠密,汇集水量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海水顶托,河水不易下泄。 (4)地处阶梯交界处,落差大;降水多,汇入河流多,径流量大 【解析】试题考查亚洲高压成因、影响洋流因素、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1)图中亚欧大陆气压高,在蒙古出现高压中心,为北半球冬季,大陆气压中心为亚洲高压;亚洲高压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大陆比热容小,冬季大陆比海洋降温快,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气压升高,形成高压中心。 (2)图中洋流位于北印度洋,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向西流;影响该洋流流向的因素有东北季风、陆地轮廓和地转偏向力。 (3)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应从气候、地形、水文三个方面来回答;图中丙地位于孟加拉湾,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大;地形是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有恒河和马普特拉两条大河注入,河网稠密,汇集水量大;海水顶托,河水不易下泄。 (4)水能资源丰富应从落差和流量两个方面来分析;图中乙地位于我国西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位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全球不同类型土地面积的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城市化    B. 全球变暖

C. 人口增加    D. 自然灾害

2.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的趋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 生态环境趋于好转    B. 河流含沙量减少

C. 旱涝灾害频率降低    D. 水资源短缺加剧

 

查看答案

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是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下图是肯尼亚山植被垂直分带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山地降水量最大值出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

A. 5 000 米    B. 3 600 米    C. 2 200 米    D. 50 米

2.甲处所属的自然带是(  )

A. 热带雨林带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热带草原带    D. 热带荒漠带

 

查看答案

下图为祁连山区某小流域不同海拔植被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流域(  )

A. 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B. 海拔越低荒漠所占面积比值越大

C. 深居内陆,夏季气温高    D. 降水随海拔升高先增后减

2.该流域内阴坡林地明显多于阳坡,主要原因可能是阴坡(  )

A. 蒸发少    B. 温度高    C. 降水多    D. 坡度大

 

查看答案

入冬以后,阴霾天气现象增多。气象上把大气中悬浮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称为阴霾天气。不少地区把阴霾入雾一起统称为“雾霾天气”。其实雾与霾形成原因和条件有很大差别的。

下列关于“雾霾天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近雾的出现往往空气潮湿;霾则空气相对干燥

B. 雾受气温日变化的影响大,而霾则不受影响

C. 冬季昼夜温差加大,更容易造成雾霾的天气现象

D. 雾天气现象有时可以转换成霾的天气现象

 

查看答案

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提、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如图所示。据此回答各题。

1.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目的是

A. 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B. 增加休憩娱乐场所

C. 提升内河航运能力    D. 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2.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负面影响是

A. 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

B. 河道取直,加剧侵蚀,水质恶化

C. 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D. 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