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多肉植物风靡全国,“纳马夸兰”是多...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多肉植物风靡全国,“纳马夸兰”是多肉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它西濒大西洋,1000多种形态各异的野生多肉广布于这块狭长的土地上,占全球多肉植物种类的10%,且大部分是独一无二的。某多肉爱好者来到该地区,发现其东西向植物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下图为“纳马夸兰”地理位置和某多肉植物示意图。

(1)推测图示沿海地区多雾的季节,并阐释其形成过程。

(2)说明地形对纳马夸兰东西向多肉植物生长环境差异的影响。

(3)推测赤道逆流增强的年份,图示海域鱼产量与正常年份相比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1)夏季。形成过程:该地为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夏季高温,蒸发旺盛,空气暖湿;寒流流经,近洋面的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海雾 (2)该区域山脉大体呈西北一东南(南一北)走向阻挡大西洋水汽和雾气深入,西部沿海地区位于迎风一侧降水较多,中东部位于背风侧,降水稀少,高温干燥 (3)变化:产量降低。原因:因为赤道逆流增强,纳马夸兰沿岸的上升流减弱,营养物质和盐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减少,鱼的饵料减少,所以产量降低 【解析】整体本题综合性强,难度大。第(1)题考查雾的形成,第(2)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3)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第(4)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水汽饱和才能形成雾,多为暖湿空气气温降低水汽饱和所致。夏季高温,蒸发旺盛,空气暖湿;看图可知,洋流由较高纬度海域流向较低纬度海域,为寒流,降温作用明显,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海雾。 (2)看图可知,该区域山脉大体呈南北走向,阻挡大西洋水汽和雾气深入,西部沿海地区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中东部位于背风侧,降水稀少,高温干燥。 (3)看图可知,该地地形复杂,南北跨度大,区域内部差异明显,物种丰富。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植物多肉利于储存水分,且晴天多,光照充足,多肉植物品质高。夏季多雾,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能满足多肉植物生存需要。 (4)赤道逆流增强的年份,纳马夸兰沿岸的上升流减弱,营养物质和盐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减少,鱼的饵料减少,所以产量降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象是生活在热带潮湿气候区的动物,下图为不同时期野象在中国的分布北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野象南迁”说明从商周到现代我国东部地区

A. 气候变冷    B. 气候变暖    C. 植被破坏严重    D. 病菌增多

2.如果不考虑当地的地形和海陆位置因素,随着目前全球气候变暖,野象会

A. 向南迁移    B. 向北迁移    C. 向东迁移    D. 向西迁移

 

查看答案

(题文)旱涝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某年3月初至5月底,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出现严重旱情,进入6月,出现强降水天气,旱涝急转,一些地区遭遇严重洪涝灾害。既能防洪又能抗旱的措施是(  )

①植树造林 ②修建水库 ③退耕还湖 ④打机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称为堰塞湖,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读下图,关于图中堰塞湖的形成是否产生了自然灾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堰塞湖的形成已经产生了自然灾害

B. 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坝并淹没下游才属于自然灾害

C. 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坝并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才属于自然灾害

D. 堰塞湖本身不属于自然灾害,由其产生的洪涝等才属于自然灾害

 

查看答案

2016年1月21日寒潮的前锋开始进入粤北,22日起将自北向南影响全省,各地日平均气温将下降8℃~10℃,并将有一次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降水,粤北市县有雨夹雪和冰冻,全省市县有5级~7级偏北大风。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此次寒潮叙述正确的是

A. 发生在夏半年

B. 寒潮发生时全国气温都在0 ℃以下

C. 寒潮发生时往往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天气

D. 寒潮的影响范围较小,只发生在长江流域以南

2.针对此次寒潮,粤北市县应采取的防御措施不包括

A. 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    B. 随时做好防寒准备

C. 海上的船只在寒潮来临时及时回港    D. 加固房屋,农田地膜覆盖

 

查看答案

2017年7月20日9时11分,日本福岛县及宫城县发生里氏5.6级地震,此次地震震源位于日本福岛县近海,震源深度40公里,未引发海啸。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较少,主要原因是(  )

A. 震级较小    B. 震中距离陆地远    C. 防震水平高    D. 人口密度小

2.假如地震发生后发生海啸,位于福岛县太平洋沿岸甲地的3名游客听到海啸预警后立即撤离。下图所示四条紧急撤离路线中,最安全的是(  )

A. 沿路线①驾车快速撤离    B. 沿路线②撤往该区域最高点

C. 沿路线③顺河谷而上    D. 沿路线④撤往高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