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

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  )。

A. 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 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 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 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  )。

A.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

C. 山脉走向    D. 山体坡度

3.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

A. 热量    B. 降水量

C. 大气环流    D. 太阳辐射

4.该山可能位于 (  )。

A. 赤道附近    B. 40°S附近

C. 40°N附近    D. 极圈附近

 

1. A 2. A 3. A 【解析】 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规律与从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带变化规律一致。随着海拔升高,森林与草原过渡带之上,依次出现高山草原带、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 1.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规律与从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带变化规律一致,结合图例,森林与草原过渡带之上,是高山草原带,随着海拔升高,出现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A对。B、C、D错。 2.山麓自然带类型与所在纬度自然带类型一致,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B对。海陆位置、山脉走向、山体坡度不是影响山麓自然带类型的主要因素,A、C、D错。 3.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规律与从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带变化规律一致,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热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自然带类型改变,A对。降水量是重要影响因素,B错。大气环流、太阳辐射不直接影响自然带类型,C、D错。 4.该山地山麓自然带是热带草原,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地形是高原,可能位于赤道附近地区,A对。40°S附近、40°N附近山麓平原地带是温带植被,B、C错。极圈附近山麓植被是寒带植被或苔原带、冰原带,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该图是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1.下列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B.1月炎热少雨,7月温和湿润

C.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

D.终年温和,1月多雨7月少雨

2.乙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乳畜业           D.特色瓜果种植业

 

查看答案

读图,图中小圆代表的是70°N纬度,并且与晨昏线相切,阴影部分为黑夜,此时地球上进入新一天的地区占全球的三分之一。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A. 20°S60°E

B. 20°N120°W

C. 20°S120°W

D. 20°N60°W

2.

A. 图中A地区极昼范围逐渐增大

B. 拉普拉塔河流域河水补给潜水

C. 我国东北地区昼渐短、夜渐长,但昼仍长于夜

D. 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黄河站此时正处于极夜时期

3.

A. 新一天的6

B. 新一天的19

C. 旧一天的18

D. 旧一天的19

 

查看答案

下图虚线是我国高考期间的晨昏线,①点以西是西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之间最短距离是3330千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世界标准时是    (   )

A. 16时40分    B. 19时40分    C. 19时20分    D. 16时20分

2.图中⑤点的夜长约为  (      )

A. 8小时    B. 16小时    C. 6小时    D. 12小时

3.此时,与北京在同一日的经度范围为   (     )

A. 70°E向东到180°    B. 70°E向西到180°

C. 110°W向东到180°    D. 110°W向西到180°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追寻古文明的踪迹,饱览塞外风光”为主题的“丝绸之路深度游”是近来的热门旅游线路。下图为某大学毕业生暑期规划从兰州出发进行的“丝绸之路深度游”自驾线路图。

分析该学生以自驾游形式游览图示景点的原因,并从旅游体验角度指出他还应做的前期准备(至少两种)。

 

查看答案

随着巴西经济的发展,巴西在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源结构多元化已远远走在世界前列。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在新能源的开发上,巴西的生物能源替代石油技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为应对石油危机,早在20世纪70年代,政府就开始鼎力支持从盛产的甘蔗中提取酒精替代石油。今天,巴西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国,产品已开始出口。中巴两国早在1993年便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2006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投资在巴西东南部里约热内卢建设重质油炼油厂和石化联合企业,促进了两国经济发展。

(1)概括巴西能源消费结构及其变化的主要特征。

(2)简述巴西水电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3)分析巴西利用甘蔗大力发展生物能源的积极意义和不利影响。

(4)简述中国石油企业在巴西投资建厂的区位优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