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滇中引水工程是云南省金沙江跨区域调水工程,该工程以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垒沙江奔子...

滇中引水工程是云南省金沙江跨区域调水工程,该工程以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垒沙江奔子栏河段为取水水源,受水区主要包括丽江、大理、楚雄、昆明、玉溪、红河6个州市的30个县区。下图为滇中引水工程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云南省实施金沙江跨区域调水工程的地理背景是( )

A. 滇中降水多且时空分布均匀,水土资源匹配好

B. 金沙江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幅度较小

C. 滇中区域是人口最集中、经济最活跃的区域

D. 沿线地势较高,工程难度大,需要逐级提水

2.实施金沙江跨区域调水工程后,对滇中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

①可以缓解滇中地区缺水现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②滇中地区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③滇中引水工程造成长江中下游径流量减少,导致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发电量减少④利于维护西南边疆稳定,增强民族团结,缩小东西部差距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 C 2. C 【解析】 1.根据材料,云南省实施金沙江跨区域调水工程,是因为滇中地区是人口最集中、经济最活跃的区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C对。滇中地区是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季节变化大,A错。金沙江径流量大,也是季风气候区,季节变化幅度大,B错。由高处向低处引水,可以利用地势自流,不需要逐级提水,D错。 2.实施金沙江跨区域调水工程,主要影响是可以缓解滇中地区缺水现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①对。滇中地区地表径流增加,不会导致坡地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水资源充足,利于农作物增产,②错。滇中引水工程位于湿润地区,降水量大,不会影响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蓄水量,导致发电量减少,③错。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西南边疆稳定,增强民族团结,缩小东西部差距,④对。C对,A、B、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IF设计奖设立于1953年,由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工业设计机构——汉诺威工业设计论坛每年定期举办。它以“独立、严谨、可靠”的评奖理念闻名于世,其最具分量的金奖素有“产品设计界的奥斯卡奖”之称。2017年11月10日至13日,以“创意成都,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四届成都创意设计周在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进行。在开幕式上,IF成都设计中心正式揭牌。这是IF在中国第一家设计中心,也是IF设计奖首次在德国之外举办世界级水平的设计论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IF设计中心舍弃北京、上海选择在成都落户,考虑的主要是

A. 工业基础好    B. 离原料产地近    C. 劳动力价格低    D. 投资环境好

2.在成都成立IF设计中心,给成都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 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从北京、上海向成都转移

B. 有利于成都文创产业的发展

C. 迅速推动成都城市化进程

D. 从根本上解决成都大气污染问题

 

查看答案

下图是露天采矿留下的矿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这种采矿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污染环境,导致当地气候恶化    B. 浪费土地资源,采矿成本高,开采困难

C. 造成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D. 有利于地下水循环

2.治理矿坑最好的措施是(    )

A. 坑坡上植树种草    B. 坑内放水进行水产养殖

C. 禁止人畜进入,让植被自然恢复    D. 废渣、废土填埋后复垦还绿

 

查看答案

根据下图中某国的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国发展经济的合理措施是(   )

A. 利用海峡位置,发展造船业和航运业 B. 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冶金工业

C. 利用各类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D. 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木材加工工业

2.近些年来,甲国发展迅速的工业部门是(       )

A. 汽车制造 B. 钢铁工业 C. 电子工业 D. 石油开采

3.针对本国经济发展空间和市场狭小等不利条件,   甲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推行的经济发展战略是(      )

A. 大量发行股票和债券 B. 大力向海外投资

C. 推行移民政策,增加人口的数量 D. 填海造陆,扩大生存空间

 

查看答案

受土地开发和防洪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目前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带(生态带由抗腐蚀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联合制成的新型生态河堤受到许多城市的青睐。

读图完成 下列各题。

1.铺设废旧轮胎的主要目的是( )

A. 减少河水渗漏,保护水源    B. 缩窄河流航道,提高水位

C. 固定植物根系,促进生长    D. 减缓水流冲刷,保护河岸

2.香根草主要用于改善水质,推断其具有的特性是(    )

A. 喜阴凉    B. 耐旱涝    C. 根系横向生长    D. 茎干中空而脆

3.与传统硬质河岸相比,石笼网与生态带结合可以(    )

A. 增加河流水量    B. 减少河道淤积    C. 缩短使用期限    D. 减轻旱涝灾害

 

查看答案

读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古今位置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 围海垦殖    B. 泥沙淤积    C. 气候变化    D. 地壳抬升

2.跟踪研究江苏海岸线变迁,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①RS  ②GPS  ③GIS  ④数字地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黄河三角洲沿海滩涂资源,应

A. 围海造田,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B. 兴修水利,建设旱涝保收农田

C. 营造红树林,保护滩涂生态    D. 建设湿地保护区,发展观光旅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