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题文)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河西走廊局部区域图。 材料...

(题文)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河西走廊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 图示区域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留下了“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的佳句。

(1)简析图示区域“雪山、草原、碧水、沙漠”景观形成的地理条件。

(2)分析河西走廊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3)该区域工业也极具特色,请列举该地区典型的两类工业部门,并选其中一类工业说明发展的优势条件。

 

(1)气候干旱,形成草原和沙漠景观;海拔高,有高山冰雪,形成雪山景观;冰雪融水发育成河流、湖泊,形成碧水景观。 (2)自然条件:河西走廊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热量充足;降水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高山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 (3)冶金工业、航天工业、石油化工工业。 冶金工业优势条件:有色金属矿产丰富;靠近黄河上游,水电能源充足。 航天工业:晴天多,利于航天器发射;人口较稀少,安全性高。 石油化工工业:油气资源丰富,原料丰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景观形成的原因、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以及发展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区域工业发展以及区位因素分析的等相关知识。 (1)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的成因。结合区域特征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知,雪山的成因和气温低有关,而图是我国河西走廊局部区域图,区域中有海拔较高的祁连山,所以由于海拔高,有高山冰雪,形成雪山景观;而草原和沙漠的形成主要是受当地降水的影响,由于是我国河西走廊局部区域,故当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洋气团受到重重山岭的阻挡难以到达,所以气候干旱,形成草原和沙漠景观;而碧水形成要有水,当地地处西北内陆,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为高山冰雪融水,所以冰雪融水发育成河流湖泊景观。 (2)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可从气候、水源、地势、土壤等方面回答;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包括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等。河西走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热量充足,有利于作物生长。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积累。高山冰雪融水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河西走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当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常年降水少,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要引水灌溉,由于不合理的灌溉方式造成土壤盐碱化;由于发展农业导致植被破坏严重造成土地荒漠化问题。 ⑶该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发展冶金工业;这里有我国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可以发展航天工业;这里有玉门油田,石油资源较丰富,适宜发展石油化工。冶金工业优势条件:有色金属矿产丰富,靠近原料产地。冶金工业是高耗能工业,这里距黄河上游较近,水电站多,水电能源充足。 选航天工业:这里降水少,晴天多,利于航天发射和跟踪观测。人口较稀少,安全性高,有利于卫星回收。 石油化工:这里油气资源丰富,靠近原料产地,工业部门多,石油化工产品用量大,消费市场广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荒漠植被在防风固沙及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下图所示沙漠G为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年降水量在150mm左右,冬季有稳定积雪覆盖。该沙漠的植被较其他沙漠茂密,但植被覆盖率年内差异较大,主要植被有多年生灌木、一年生和短命植物,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

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的冰晶。该沙漠地区冬季常出现雾凇现象,雾凇的出现与该地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条件关系密切。观察发现雾凇在日出后2小时内大部分飘落到雪面,较我国吉林地区持续时间短。研究表明,冬季雾凇和积雪覆盖对于该沙漠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1)说明该沙漠地区“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原因。

(2)分析该沙漠冬季有利于雾凇出现的条件。

(3)简述冬季雾凇及积雪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油橄榄为著名的油料树种,其果实榨成的橄榄油被誉为“飘香的软黄金”,应用广泛。油橄榄是常绿乔木,喜光、怕湿,最低气温低于-8℃易受冻害。原产地为地中海沿岸,亚热带国家和地区均有引种。经过广泛试种,位于四川西南部的西昌市被认为是我国油橄榄最佳生长区之一。近年来,在政府的倡导下,西昌市开始大规模种植油橄榄,其种植基地多分布在安宁河谷。下图示意四川西南部及周边地区。

(1)说明西昌市安宁河谷有利于油橄榄种植的气候条件。

(2)分析当地政府倡导大规模种植油橄榄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春季的主要有(  )

①干旱 ②台风 ③凌汛 ④泥石流 ⑤寒潮

A. ①②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2.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

A. 水稻、油菜、茶叶    B. 春小麦、亚麻、甜菜

C. 棉花、玉米、甘蔗    D. 冬小麦、棉花、花生

3.改造黄淮海平原大面积的中低产田,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合理排灌,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②大量施用有机服,改良红壤 

③兴修水利,减少旱涝灾害         ④实施平原绿化工程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之和。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下表为我国四个省区(海南、山东、黑龙江、新疆)2013年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四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降水的差异  ②地形的差异 ③劳动力数量的差异④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表中乙、丁两省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

A. 花生、甜菜    B. 油橄榄、春小麦    C. 油菜、黄麻    D. 棉花、天然橡胶

 

查看答案

河套灌区位于阴山与黄河之间,是引黄河水灌溉形成的农业区。黄河水经农田灌溉后流入乌梁素海占其入湖水量的79.7%,而湖泊水体的减少主要是乌梁素海泄水闸排入黄河以及水体蒸发等。下面左图为河套灌区地形图,右图为乌梁素海面积及明水面积变化示意图(明水面积即无水生植物被覆盖的水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左图所示阴山地区的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 山顶终年积雪

B. 山地北侧河流最终可入北冰洋,南侧河流最终可入太平洋

C. 北坡受风力侵蚀作用强,南坡受流水侵蚀作用强

D. 山地北麓为温带草原带,南麓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根据图文资料,关于乌梁素海湖泊面积变化原因可能是

①为减轻凌汛大量蓄水  ②泥沙淤积  ③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④过量灌溉后过量排放入湖使湖水增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